晏辰,嘴角带着笑意:\"而且我还能帮你们调动人手,比你们自己查快得多。\"
包拯权衡利弊,点了点头:\"可以。\"
众人走进藏经阁,只见里面堆满了经书,安宁公主却只顾着与晏辰说话。
\"公子看着不像寻常人,不知师从何处?\"
\"公子喜欢佛法吗?我可以请高僧为你讲解。\"
\"等查完案,我请公子去皇宫做客如何?\"
粉裙女子、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见状,也纷纷围上来。
\"公子,我知道一本绝版佛经,或许有线索。\"
\"公子,我帮你翻找,你歇着。\"
\"公子,喝口水吧,查案辛苦了。\"
四位美女围着晏辰,将他与其他人隔离开来,包拯与公孙策无奈地对视一眼,只得自己动手查找线索。
阿楚看着这场景,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却也知道不能耽误查案,连忙道:\"大家别围着了,快找线索吧,方丈的毒可能与某种特殊的香料有关。\"
众人这才散开,开始仔细翻找。
晏辰趁机走到角落里,对阿楚说:\"下毒的太监应该还在寺里,我们得找到他。\"
阿楚点头:\"而且太后的秘密就藏在藏经阁的某本经书里。\"
两人正说着,就见安宁公主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本经书:\"公子,你看这本《金刚经》有问题吗?\"
晏辰接过一看,只见经书的夹层里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狸猫换太子\"。
正是太后当年的秘密!
他刚要说话,就见一位僧人匆匆跑来:\"不好了,厨房着火了!\"
众人连忙赶到厨房,只见火光冲天,一个身影从里面跑出来,正是那个被太后派来的太监。
\"抓住他!\"晏辰大喊。
展昭立刻追了上去,安宁公主也命侍卫帮忙。
粉裙女子、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则拿起水桶帮忙灭火。
混乱中,那太监被展昭擒获,从他身上搜出了毒药。
面对证据,太监只得承认是奉太后之命,毒死方丈灭口。
\"太后的秘密......\"包拯看着那张纸条,神色凝重。
晏辰却道:\"秘密已经揭开,但我们不能让悲剧重演,太后虽有错,却也事出有因,我们要让她自己认错,而不是被奸人利用。\"
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安宁公主更是道:\"我会将此事禀明父皇,让父皇公正处理。\"
方丈的案子就此告破,太后最终也向皇上坦白了过错,虽被禁足,却也避免了被奸人陷害的结局。
离开相国寺时,安宁公主拉着晏辰的手:\"公子,我会在京城等你。\"
粉裙女子、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也纷纷表示会跟着晏辰,继续协助查案。
晏辰看着身边这几位身份各异、容貌出众的女子,只觉得前路漫漫,挑战与热闹并存。
但他知道,只要与阿楚并肩作战,再难的案子,再复杂的局面,他们都能应对。
下一站,是江南的庐州书院,那里正发生着一起连环杀人案,与当年的科举舞弊有关。
晏辰与阿楚跟着包拯等人,踏上了新的旅程,身后,美女们的欢声笑语依旧,为这探案之路,续写着别样的精彩。
庐州书院的桃花开得正盛,却掩盖不住空气中的血腥味。
刚进书院,就见一位书生倒在桃树下,胸口插着一支笔。
\"又是一起命案。\"包拯眉头紧锁。
晏辰认出,这是科举舞弊案的受害者之一,背后是主考官与几位大臣的阴谋。
\"我们得尽快找到证据。\"晏辰沉声道。
书院里的女学生们听说有美男探案,纷纷围了过来,一时间,桃花树下聚集了数十位美女,个个青春靓丽,才艺出众。
她们围着晏辰,送诗送画,比拼才艺,比之前的几位女子更是热闹。
粉裙女子、绿衣少女、紫衣女子与安宁公主见状,立刻组成\"护郎队\",将其他女子挡在外面。
\"公子忙着查案,没空看你们的诗!\"
\"我们公子只喜欢我们送的东西!\"
\"都散了吧,别耽误查案!\"
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包拯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诸位姑娘,查案要紧,还请配合。\"
众人才勉强散去,却仍在远处偷偷观望。
晏辰松了口气,开始仔细勘察现场,发现那支笔上刻着一个\"钱\"字,正是主考官钱大人的姓氏。
\"我们去钱大人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