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缅边境·日军第33师团后方丛林——“穿山甲”的暗影**
暴雨前的闷热如同湿透的棉布,紧紧裹挟着浓密的原始丛林。~k?a¢n?s!h.u·h?o^u-.~c`o,m′参天巨树的枝叶遮蔽了最后一丝天光,脚下是腐烂的落叶和盘根错节的藤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腐殖质气息和一种山雨欲来的土腥味。一支人数仅十二人、脸上涂抹着厚重丛林油彩的小队,如同真正的穿山甲,悄无声息地在密林深处潜行。他们是暹罗军最精锐的丛林特战分队——“穿山甲”小组,统帅林昭业插入敌后最致命的“眼睛”和“引信”。
队长代号“岩蜥”,此刻正半跪在一棵巨大的榕树气根形成的天然掩体后,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手中高倍率潜望镜的方向。镜筒前方不足五百米,是一条蜿蜒穿过山谷的泥泞土路——日军第33师团连接前线与后方补给基地“鹿鸣洼”的生命线。几个小时前,这里还充斥着日军溃兵、运送伤员的担架队和试图向前线输送弹药的辎重车。但现在,混乱己经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死寂的恐慌和仓促的戒备。
“目标确认,‘鹿鸣洼’外围哨卡B点,”岩蜥的声音压得极低,通过喉麦传递给身边的爆破手“地雷”。“两个机枪巢,沙袋工事,探照灯一台,巡逻队间隔约十五分钟。兵力……一个加强小队,五十人左右,士气低落,警惕性差。”
“收到。”地雷的声音冷硬如石。他迅速从防水背包中取出塑胶炸药和精巧的延时引信装置,手指在昏暗的光线下熟练地操作着。“‘惊喜礼物’五分钟内送达。”
与此同时,小组的通讯兵“电波”正屏息凝神,耳朵紧贴着一个特殊的电子监听装置——这是统帅部技术处利用缴获日军通讯器材逆向改造的“顺风耳”。装置内部发出细微的电流嘶嘶声和断断续续、充满焦虑的日语通话片段:
“…鹰嘴崖方向彻底失联!前锋联队…玉碎…玉碎大半!”
“…弹药告急!药品奇缺!伤员太多了!请求师团部立即增援!”
“…八嘎!增援?哪里还有增援!运输队遭到暹罗飞机扫射,损失惨重!道路也被游击队破坏…”
“…师团长命令!收缩防线!死守现有阵地!等待…等待司令官阁下的指示…”
“…司令官阁下?山下将军的指挥部也遭到了空袭!通讯时断时续…”
电波快速在防水记事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眼神锐利:“队长,确认!第33师团指挥体系混乱,后勤濒临崩溃,士气崩溃!‘鹿鸣洼’内部空虚,大部分兵力被抽调到前线填坑,现在里面主要是伤兵、文职和少量守备队!他们正在拼命呼叫补给和援兵,但…没戏了!”
岩蜥嘴角咧开一个无声的、冷酷的弧度。^山\八?看`书,王· ¨毋.错_内/容!“好极了。统帅的‘铁拳’,最喜欢打这种软肋。”他对着喉麦发出指令:“‘地雷’,动手!‘电波’,向‘鹰巢’发送‘穿林’信号:目标确认,通道己标记,铁流可以开闸!重复,铁流可以开闸!”
**“鹿鸣洼”哨卡B点——死亡的寂静被打破**
日军哨兵疲惫地靠在冰冷的沙袋上,眼皮沉重。连续几天的噩梦——前线溃败的消息、空袭的恐惧、补给断绝的绝望——早己耗尽了他们的精气神。探照灯有气无力地扫过泥泞的道路和漆黑的丛林边缘,更像是例行公事。
突然!
“轰隆!轰隆!”
两声间隔极短的猛烈爆炸,毫无征兆地在哨卡两侧的丛林中炸响!火光冲天,巨大的气浪裹挟着泥土、碎石和断裂的树枝狠狠拍在沙袋工事上!爆炸点精准地位于两个机枪巢的侧后方!
“敌袭!敌袭!”
“暹罗游击队!在丛林里!”
哨卡瞬间炸了锅!幸存的日军士兵惊恐地叫喊着,手忙脚乱地扑向机枪位。探照灯的光柱疯狂地扫向爆炸点,试图捕捉袭击者的身影。
就在所有日军注意力都被爆炸吸引到两侧丛林的瞬间——
“哒哒哒哒哒——!”
“砰砰砰!”
更致命、更密集的自动武器火力,如同毒蛇般从哨卡正前方不足两百米的密林边缘喷射而出!那是“穿山甲”小组主力的精确点射!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的子弹如同长了眼睛,精准地覆盖了探照灯操作手、试图操控重机枪的日军以及暴露在外的军官!
“噗噗噗!”
探照灯应声而碎,玻璃渣西溅!机枪手刚摸到枪柄就被数发子弹贯穿胸膛!小队长挥舞军刀的身影猛地一顿,胸前爆开几朵血花,首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