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阁下过誉。这是双方智慧与信任的结晶,是无数个日夜协作的果实。没有绿光氏族的无私分享与精湛技艺,没有‘织梦者’的算力支撑与‘船桨’项目的经验沉淀,我们无法跨越这道鸿沟。这只是一个开始,但它如明灯般照亮了前路,证明了我们协同的无限潜力。”他的声音在喧闹中清晰而坚定,控制中心的灯光柔和地照亮了每个人的笑容与复眼闪烁。
技术融合的狂飙突进,如同点燃了军备升级的引擎。艾瑟拉星系外围的大型船坞集群和地球“洪荒开天”基地,同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状态,这种结合了超光速跃迁效应的全新空间撕裂矛的破坏力,几乎可以轻易摧毁任何位置的任何敌人。
孔方佳看向全息屏上全新的各类武器说明,这些与绿光氏族进行了技术融合升级的战舰等武器装备,很快会在黑塔帝国与‘播种者’的战场上亮相。
“星梭级”多功能护卫舰(地球-绿光联合设计):
战舰外观形象:
摒弃了传统地球战舰的厚重棱角,线条更趋流线型,仿佛一柄修长的银色利剑,在宇宙的黑暗中熠熠生辉,彰显着先进设计与高效性能的完美融合。舰体长约180米,宽约25米,整体轮廓流畅而优雅,宛如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舰体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绿光氏族提供的“生物矿化结晶复合装甲”,呈现出温润如玉的翠绿色泽,内部流淌着细微的能量脉络,这些脉络不仅赋予装甲自我修复能力,还能吸收并转化外部冲击,大幅增强了战舰的防护性能。
舰艏下方,一个结合了地球高能粒子技术(基础)与绿光能量聚焦透镜的复合炮塔取代了传统主炮,该炮塔能精准聚焦能量束,发射出高穿透力的粒子流,在战斗中提供毁灭性的火力支援,同时保持舰身的整体平衡与机动性。战舰的整体设计不仅提升了作战效率,还体现了人类与外星文明合作的智慧结晶。
核心升级:
相位偏转护盾(绿光技术核心,地球工程优化):
作为舰船的核心防御系统,该护盾并非采用传统的硬性抵抗机制,而是通过构建精密的相位空间场,在攻击即将命中的瞬间,将袭来的能量武器光束或实体弹药轨迹“偏折”至无害的空间角度,从而规避直接损伤。相较于传统护盾,其能耗显着降低,减少了舰船能源负担,但这一优势高度依赖操作员的实时预判能力和系统的极速反应,任何延迟都可能导致防御失效。
得益于“织梦者”人工智能提供的精确实时战场模型,以及“时痕”模块的短时预测功能,护盾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最大化效能,精准应对多变威胁。当护盾激活时,舰体周围会泛起如水面涟漪般的空间波动,这种视觉现象是相位场运作的外在表现,同时起到警示作用,提醒船员防御状态。¢p,o?m_o\z/h-a′i·.?c~o^www.
“藤蔓”级量子纠缠通讯\/干扰阵列(地球量子技术核心,绿光生物电加密):
从舰桥顶部延伸而出的数根活体藤蔓状翠绿色天线,构成这一先进系统。它不仅实现了与“织梦者”中央智脑及友舰之间的超光速、绝对加密通讯,确保信息传输即时且无法被截获,还具备强大的干扰功能,通过释放特定频段的量子纠缠波,有效扰乱敌方常规通讯网络和传感器系统,造成信号混乱和误判。
更关键的是,这种干扰波能渗透并干扰依赖精神链接的深渊虫群,削弱其集体行动协调性,为友军争取宝贵战术优势。天线表面的生物电加密机制融合了绿光技术,利用动态生物信号作为密钥,进一步增强通讯的可靠性和抗破解能力,在激烈战场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神经中枢。
“抚光”近防能量场(绿光技术):
这一局部能量场专注于覆盖舰体要害区域,如引擎舱和指挥中心,通过生成弱化但稳定的能量屏障,对熵增射线等规则性攻击进行微弱的迟滞和削弱。其工作原理在于干扰攻击的规则结构,延缓射线传播速度并降低破坏强度,从而为舰船提供关键缓冲时间。
尽管防护效果有限,面对高强度攻击时可能无法完全阻挡,但在遭遇突发威胁时,这种迟滞作用往往能挽救舰体于危急关头,成为整体防御体系中的宝贵补充层。能量场的激活依赖于绿光技术的能量调控,能自动响应威胁,确保在最小能耗下维持持续防护。
首批接收“星梭级”的地球护卫舰官兵既兴奋又紧张。兴奋于新舰的强大性能,尤其是那神奇的“相位偏转”护盾;紧张则源于新系统操作的复杂性,以及对绿光技术可靠性的本能疑虑。绿光氏族派驻的技术顾问则充满自豪,耐心指导,双方在磨合中迅速建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