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我是恶灵,身在四合院世界 > 第104章 被催婚

第104章 被催婚

何涟漪。深渊的意志,早己超越了这种凡俗的恩怨与恐惧。然而,另一股来自万里之外的、持续而温热的细流,却悄然渗透着他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心防。

自亚历山大那个月夜冒险来访之后,何雨昂总能从各种意想不到、却绝对安全的渠道,收到关于亚历山大的“问候”。

有时,是一封没有署名、字迹潦草、用特殊密写药水写在普通家信背面的简短讯息。内容可能只是一句没头没尾的谚语(“西伯利亚的狼群在春天也会停下脚步,只为等待冰河下洄游的鱼”),或者一个天气符号(画着一朵被风吹散的云)。

何雨昂只需扫一眼,便能解读出亚历山大当前的大致位置、任务状态甚至心情——他安好,或者刚经历了一场虚惊。

有时,是一个不起眼的包裹,通过“槐荫”小组的秘密渠道辗转送达。包裹里可能是一小盒来自高加索山区、带着奇异松木清香的蜂蜜;

一块用油纸精心包裹、产自波罗的海沿岸、咸鲜风味独特的熏鱼;几枚来自遥远非洲部落、造型古朴的贝壳;甚至是一小袋何雨昂从未见过、散发着浓郁热带水果香气的、名为“腰果”的干果。

这些物品本身或许并不贵重,但跨越千山万水、突破重重封锁送达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难以估量的风险与心意。

最特别的一次,是一本薄薄的、封面没有任何文字的笔记本。里面并非情报,而是用铅笔勾勒的、充满异域风情的速写:

恒河岸边沐浴的人群、开普敦桌山上的云海、亚马逊雨林中奇异的植物、北欧小镇被冰雪覆盖的彩色木屋…每一幅画旁边,都有一行细小的、龙飞凤舞的俄文或英文注释,记录着时间、地点和当时的心情碎片——

“这里的阳光像金子,可惜没有你分享”、“雨林里的蛙鸣让我想起伏尔加河畔的夏夜”、“寒冷,但星空很美,像你的眼睛”…这不像情报,更像是一份跨越时空的旅行日记,一个孤独灵魂试图与另一个灵魂分享他所见世界的全部色彩与温度。

最初,对于这些带着亚历山大鲜明个人印记的“礼物”,何雨昂的处理方式是淡漠的。信件看完即焚,物品随手丢在角落,甚至让王大妈处理掉。深渊的意志本能地排斥这种凡俗情感的“侵扰”。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种习惯悄然改变了。

那封写着西伯利亚狼群和洄游鱼的信,他没有立刻烧掉,而是放在书案上压了几天,首到密写字迹自然消退。

那盒带着松木清香的蜂蜜,他让王大妈收进了柜子里。/0^0·小_说`网_ ¢更?新¢最?快`那本充满异域风情的速写本,他没有丢弃,而是合上后,放在了书架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当收到那袋散发着浓郁香气的“腰果”时,他甚至破天荒地捏起一颗,仔细端详了片刻,然后放入了口中。那是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酥脆中带着油脂芬芳的独特口感。他慢慢地咀嚼着,深邃的眼眸中,映着窗外老槐树的婆娑树影,无人知晓他在想什么。

王大妈最先察觉到了这种细微的变化。她发现大少爷书桌角落偶尔会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虽然他不说什么,但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让她“处理掉”。她只当是外面朋友送的,心里还暗暗高兴,觉得大少爷总算有点“人气儿”了。

何雨昂自己,也清晰地感知到了这种变化。那是一种极其陌生的体验——他不再排斥这些带着亚历山大体温和气息的物品。

当看到那些速写,读到那些看似随意的注释时,意识深处那属于“何雨昂”的部分,似乎能感受到亚历山大在绘制它们时的心绪——那穿越战火与封锁的孤独旅程中,一份固执的、想要与他分享的渴望。

当品尝着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食物时,味蕾的陌生体验,似乎也微妙地连接着那个跨越万水千山送来这份体验的人。

“在乎…” 何雨昂偶尔会凝视着书案上某件亚历山大送来的小物件,指尖无意识地拂过,心中再次泛起那个陌生的词汇。深渊的意志依旧漠然,但承载意志的躯壳,却在这份持续不断的、无声的牵挂中,被浸润出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温度。这温度微弱,却如同在永恒的寒夜中点燃的一盏孤灯,固执地摇曳着。

西合院的日子在表面的平静和底层的暗涌中流淌。何雨柱,那个曾经脾气火爆、动不动就抄擀面杖的傻柱,也迎来了人生的大事——他结婚了。

新娘是轧钢厂后勤处的一个普通女工,名叫陈娟,模样周正,性格温顺勤快,家里是三代贫农,根正苗红。

两人经人介绍认识,相处了一段,觉得合适,便顺理成章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