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一月后高考,本想躺平,系统来了 > 第33章 喧嚣后的寂静与启程

第33章 喧嚣后的寂静与启程

子到了。天还没亮透,东边山梁刚透出一点鱼肚白。秦家小院的门轻轻打开。

刘淑芬眼睛肿得像桃子,强忍着没哭出声,一遍遍检查秦凡的帆布书包:“咸菜罐子盖紧了没?钱放好了没?路上饿了就买吃的,别省!到了金陵火车站,人多,包抱怀里!手机…手机充好电没?”她声音抖得厉害。

秦建国沉默地站在一旁,手里拎着一个装得满满的旧军用水壶和几个煮好的鸡蛋。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工装,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竹篾青。

“妈,都放好了。放心吧。”秦凡背上书包,接过父亲手里的水壶和鸡蛋,沉甸甸的。

“走吧,我送你去村口坐车。”秦建国闷闷地说了一句,率先转身,挑起放在门边的两个空水桶——仿佛这只是无数个清晨中,一次普通的挑水行程。只是这次,水桶是空的,儿子跟在身后。

清晨的柳树沟很安静,只有几声零星的鸡鸣狗吠。薄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山坳。青石板路湿漉漉的。父子俩一前一后,脚步声在寂静的山路上格外清晰。秦建国佝偻着背,步子迈得很沉。秦凡看着父亲花白的鬓角,心里像堵了块石头。

快到村口那棵老槐树时,秦建国停下了脚步。去镇上的小巴车会在那里等客。他放下水桶,转过身,看着比自己己经高出一头的儿子。天光微明,映着儿子年轻却过分沉静的脸。

秦建国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挤出几个字:“到了…就来信儿。”

“嗯。爹,你和我妈在家也多保重。地里的活别太累。等我那边安顿好了,给你们打电话。”秦凡看着父亲浑浊眼睛里极力克制的担忧,郑重地说。

秦建国点了点头,从旧工装的内兜里摸索出一个小塑料袋,里面卷着几张零钱。“这个…拿着,万一路上零用。”他不由分说塞进秦凡手里。

远处传来小巴车破旧引擎的突突声,车灯的光柱刺破了晨雾。

“车来了。”秦建国推了秦凡一把,“去吧。”

秦凡最后看了一眼父亲在晨雾中愈发显得瘦小单薄的身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和露水清冽气息的空气,转身,大步走向那辆摇摇晃晃开过来的小巴车。

车门吱呀打开,秦凡挤了上去。车厢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汽油、汗味和家禽羽毛的气味。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把帆布书包紧紧抱在怀里,隔着粗糙的布料,能感觉到里面那两万块钱的厚度,以及裤兜里那张彩票坚硬的边缘。

车子启动,颠簸着驶离村口。秦凡透过沾满灰尘的车窗玻璃,看到父亲还站在老槐树下,挑着空水桶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变成一个模糊的黑点,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和弥漫的雾气里。

他收回目光,闭上了眼睛。柳树沟的喧嚣、算计、好奇、倾慕、担忧……都被暂时抛在了身后。现在,他要去省城金陵,去兑取那份改变命运的起点,然后,独自飞向那座承载着无限可能的巨大都市——北京。前路未知,但他必须向前,带着父母的根,去搏一个崭新的未来。

小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快两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县城汽车站。这里比柳树沟嘈杂百倍,各种车辆进进出出,喇叭声、揽客声、广播声混杂在一起。秦凡背着包,随着人流挤出车站,一股混杂着尾气、尘土和路边摊食物味道的热浪扑面而来。

他按照指示牌,找到了去省城金陵的长途大巴售票处。排队买票的人不少。秦凡默默站在队伍末尾,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父亲“钱分开放”、“包抱怀里”的叮嘱在耳边回响。他把手伸进外衣口袋,确认了一下贴身内兜里那份用红布包好的“巨款”,又把书包带在胸前勒紧了些。

“去哪儿的?”售票窗口后面的大姐头也不抬,声音带着长途车售票员特有的疲惫和不耐烦。

“金陵。一张。”秦凡递过去几张百元钞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