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重生顶级二代,我让华国再次伟大 > 第263章 关于六代机的想法

第263章 关于六代机的想法

台下立刻爆发出一阵质疑声:

“国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让个毛头小子当负责人?!”

“他看着也就二十出头,懂技术吗?!”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任星云没有急着反驳。

他只是平静地扫过台下,目光最终落在前排的杨勇身上。

“杨院士,您带领的成飞,应该主导的是六代机研发吧?”

杨勇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会突然问自己,愣了一下,回答道:

“确实在进行相关预研工作。”

任星云微微点头,紧接着问道:

“那我想请教杨院士一个问题 ”

“六代机在5马赫以上速域下的气动热障问题,成飞准备怎么解决?”

杨勇眉头一皱,缓缓回答:

“我们正在测试新一代陶瓷基复合材料。””

任星云立刻接上话:

“陶瓷基材料耐高温确实足够,但断裂韧性只有钛合金的三分之一,抗冲击性也远不如金属。”

“或者,你们考虑用梯度功能材料?”

“但那又面临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问题。”

杨勇的手指轻轻敲在座椅扶手上。

这个年轻人对材料学的了解令他惊讶。

“这是个系统工程,我们有多套方案在并行验证。”

任星云轻轻颔首,又追问道:

“那我再请教第二个问题:全向隐身和超机动性的矛盾,成飞打算怎么平衡?”

杨勇这次的语气己经有些不自然。

张了张嘴,最后只吐出一句:

“这个问题……我们还在探索中。”

会场里顿时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任星云微微一笑:

“杨院士,我斗胆提个建议。”

“第一,气动布局可以尝试升力体+主动涡流控制的混合构型”

“这样在高迎角下,依然能维持气动控制的效率。”

任星云抬起手,模拟战机,做了个侧转的动作。

“其次,外形设计——可以采用三发背负式飞翼布局。

“中央主发放在机背,两侧发动机外倾 15 度。”

“这样不仅降低侧向雷达波反射,还能保留差动推力的灵活度。

他一边比划,一边补充:

“菱形机身,在超音速下还能产生额外升力。”

“前缘布置脉冲射流控制阵列”

"这样即使在70度大迎角下,制造涡流贴附,保证机动能力。”

台下不少专家此刻瞪大了眼睛。

任星云突然手腕一翻,做出一个眼镜蛇机动的动作。

“比如,在高难度眼镜蛇机动时”

“如果前缘布置48个射流单元,频率控制在200赫兹”

“每个单元独立调节,就能随时修正机身姿态。”

"配合三发差动推力,可以实现360度无半径转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