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威风。”
“本宫今日就是来告诉你,”
“这次皇上的考校,你既不肯帮熹儿,自有本宫替他出头。”
陆婉宜凌厉的目光望向大皇子。
“考校?什么考校?”
他一回来只说了回礼之事,半个字没提皇上的考校。
齐嫔先是瞪圆了眼睛,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你竟不知,这是皇上给熹儿和二皇子的考校。”
“宜嫔啊宜嫔,从前还听说你颇有手段,没想到传闻竟是不实。”
“摊上你这样的母亲,还真是可惜了熹儿这么好的孩子!”
陆婉宜一听,哪里肯让,两人眼看又要争斗起来,大皇子立即一脸难色揪了揪齐嫔的袖子。
齐嫔看在大皇子面上,这才拂袖而去,自去替他准备回礼不提。
二皇子回到紫萱殿中,便一头扎进了书房。
直到晚膳时分,慕卓宁派人叫了几次,二皇子都不曾出来吃饭。
慕卓宁只得带着绿芊,端了碗粥进了书房。
她一见二皇子仍在埋头苦读,便轻声说道。
“怎么如今读书,竟废寝忘食了起来?”
二皇子这才抬头,看着慕卓宁灿然一笑。
“母亲怎么来了,”
“儿臣想看看书里如何记载的北方部族,”
“不想,竟忘记了时辰。”
慕卓宁点点头,示意他先停下喝口粥。
“可是为了回礼一事?”
二皇子点点头。
慕卓宁心中暗暗赞赏。
二皇子知道先自己翻找资料,知己知彼的方向是不错的。
“母亲,儿臣觉得,这回礼不好挑。”
“不知母亲有何建议?”
二皇子皱着眉头,显然是在书中没能找到完美的答案。
慕卓宁一笑,道。
“若要问我,我只能告诉你几个字。”
“无非是,遵从你的内心,万事莫失了本心,”
“也切不可失了大国风范。”
“至于其他的,你或可从书中找到,”
“或许,你还可以去问问你舅舅。”
“毕竟朝中最了解北方部族的,就是他了。”
二皇子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点点头,将那碗粥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