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曰‘医科’:系统整理、传授医学知识,包括脉理、药理、针灸、外科等。¢精\武¢晓,税+王\ ·耕\辛^嶵?哙-
沐己听闻南阳张仲景先生、谯郡华佗先生乃当世神医,当遣专人,以厚礼、重金、诚意,聘请二位先生及其他海内名医前来主持医科,编纂统一教材,设立‘太医署’,并在各郡县设‘医曹’,军中亦需足额配备医师。此科旨在为我军民培养医官、医吏、军医,以减少伤病,强健体魄。”
提及张仲景与华佗,众人更是眼前一亮。
“除以上官学科目外,”李沐继续道,“还需加强对民间的卫生宣教。由医科组织编撰通俗易懂的《卫生防疫手册》,如推广饮用开水、勤沐浴、修建都厕、集中处理垃圾秽物、灭蚊蝇鼠虫等。以简牍、布帛印制,下发乡里,由亭长、里正负责宣讲,官府亦可张贴图文并茂之告示。此举可大幅降低疫病发生,保全人口。”
“另设一所专门的‘工官学院’,独立于普通官学之外,旨在系统研究、传授墨家之机关、器械、营造、水利等工程技术。由精通此道之工匠、墨者担任教习,招收有天赋之学子,专攻实用技术。·9*5·t`x?t...c\o!m*此学院可为我军提供更精良之军械、更坚固之城防,为民生提供更先进之工具、更便利之设施。”
李沐一口气将庞大的教育蓝图铺陈开来,整个议事大厅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前所未有、细致入微的规划所震撼。
良久,刘备长长吐出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子修之策,环环相扣,虑及长远!农、商、役、吏、教,五者并举,如五指成拳,必能使我江东脱胎换骨,雄踞一方!诸位,我意,以此策为我江东未来施政之总纲!”
他转向李沐,目光灼灼:“子修,如此庞杂之体系,非一人之力可成。我欲设立‘政务革新司’,由你亲自领衔,总揽各项改革之规划、督导与推行。子布(张昭)、子纲(张纮)、子仲(糜竺)、子敬(鲁肃)西位先生,为副总领,各自分管相关领域,全力协助子修。其余诸公,亦需各司其职,通力配合。此事,可有异议?”
张昭、张纮、糜竺、鲁肃对视一眼,虽然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千钧,但也明白这是开创历史的机遇,皆出列躬身道:“我等愿竭尽所能,辅佐主公与军师,推行新政,万死不辞!”
其余文武亦纷纷表态:“愿听主公与军师号令!”
李沐亦是郑重行礼:“蒙主公与诸位同僚信任,沐必殚精竭虑,不负所托!”
最后,李沐补充道:“主公,各项改革非一蹴而就,教育体系之建立与人才培养尤其耗时。.8*6-k.a,n~s-h*u*.′c\o.m¨
沐建议,待新政推行三年,各项制度初见成效,民心稳定,人才储备有一定基础之后,便可正式推行‘科举取士’制度。
无论门第高低,无论籍贯何处,凡有真才实学者,皆可通过公平考试,入选为官。如此,方能真正打破察举征辟之局限,广纳天下英才,使我江东永葆生机与活力!”
“科举取士!”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好!三年之后,便依子修之言,行科举之制,为我大汉选贤任能!”
散会之后,众文武官员们脸上神色各异,有激动振奋,有深思忧虑,亦有茫然不解者。
次日,“扬州牧府政务革新司”的牌匾便在州牧府一处新辟的院落挂了起来。李沐作为此司的首席总领,当仁不让地占据了主位。张昭、张纮、糜竺、鲁肃西位副总领亦早早到任。这五人,便构成了江东改革的核心决策层。
小小的花厅内,没有繁复的陈设,只有一张大案,几张坐席,以及堆积如山的各地清查完毕后汇总的田亩、户口图册,和李沐亲手绘制的各项改革计划图表。
“诸位先生,”李沐开门见山,“主公信任,我等身负重任。江东之兴衰,在此一举。我等己掌握江东田亩人口之概况,昨日议定之策,千头万绪,今日我等便先将各项事务大致分派,明确职责,方能有序推进。”
他看向张昭:“子布先生,您老成持重,威望素著。新政推行,钱粮调度乃是重中之重。府库之统筹,各项预算之审核,以及与子仲先生共同负责的‘兴农债券’、新币铸造发行等事宜,便要劳烦您多费心了。”
张昭抚须点头:“军师放心,事关乎江东命脉。钱粮之事,必当竭力为之,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田亩人口既己清晰,税赋征收当有明确依据,只是教育一项,耗费巨大,还需军师与主公早做长远规划,以免后续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