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不急不缓,"你在姑母身边伺候了多少年?"
"回陛下,老奴自永乐殿下五六岁起便随侍左右,至今己有快三十余载。"
君昭临微微颔首,目光沉静:"那朕问你,姑母与赵宥,是何关系?"
徐嬷嬷身子一颤,头垂得更低:"赵太傅……曾是殿下的授业恩师。"
"仅此而己?"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烛芯"噼啪"一声轻响,火光跳动,映在徐嬷嬷苍老的脸上,皱纹更深了几分。
良久,她终于缓缓抬头,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陛下……当真要听?"
君昭临眸光微冷:"朕既问,自然要听真话。"
徐嬷嬷深吸一口气,似在回忆遥远的往事。
"赵丞相初入宫时,不过二十出头,风华正茂。殿下那时才十西五岁,天真烂漫,最厌烦那些古板的老学究。可赵丞相不同,他讲《诗经》,不似旁人那般刻板,而是带殿下游园赏花,以景喻情。"
"殿下极爱听他讲学,每每课后,还要缠着他问东问西。赵丞相性子温和,从不嫌烦,反倒时常带些民间的小玩意儿哄殿下开心。"
君昭临指尖一顿:"姑母对他……动了心思?"
徐嬷嬷苦笑:"少年慕艾,本是常情。殿下那时年纪尚小,尚不懂遮掩,每每见太傅来,便欢喜得紧。老奴看在眼里,却不敢多言。"
"后来呢?" 君昭临追问道。
"后来……"徐嬷嬷声音微哑,"殿下及笄那年,边疆战事吃紧,大周兵力衰微,无力对抗,朝中大臣便提议让公主和亲,老先帝不同意,但大周大厦将倾,赵丞相自请去边疆杀敌,便拒绝了永乐殿下的心意。"
"可皇姑母最后还是去和亲了,不是吗?。"君昭临冷冷接话。
徐嬷嬷点头:"赵丞相拒绝了永乐殿下的心意,永乐殿下心死如灰,颓丧了好久。"
她声音渐低,"再后来,永乐殿下便在老先帝门口跪了三天三夜,请老先帝答应她去和亲。自此以后,永乐殿下便去和亲了十五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