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更久,更安静。旋臂上无数恒星汇聚成的朦胧光晕,中心明亮的核心,那种跨越数百万光年的壮丽与深邃,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它…真的好美,” 她喃喃道,声音带着敬畏,“像…像一个巨大的、发光的指纹?宇宙的指纹?”
钱三一被她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比喻惊艳到了。他点点头,声音带着少有的感性:“也许真的是。每个星系,都是宇宙独一无二的印记。”
他调出平板电脑,连接望远镜的数据端口,屏幕上显示出星云更详细的图像和光谱数据。“你看这里,” 他指着旋臂上一处略显稀疏的区域,“最新的观测数据模型显示,这片区域的恒星形成活动可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平台期’,就像…”
“就像我们高三前这个暑假?” 林妙妙突然接口,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疯狂吸收能量(知识),为最后的爆发(高考)做准备?”
钱三一被她这清奇的脑回路和精准的类比逗笑了,但细想之下又无比贴切。“对!非常精准的‘林氏宇宙学’!” 他竖起大拇指,“高三就是我们的‘恒星爆发期’,现在就是积蓄力量的‘平台期’!”
两人在望远镜旁低声讨论着,从星系的演化聊到高三的复习计划。钱三一用天文数据类比知识体系的构建,林妙妙则用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枯燥的复习计划起各种代号(“黑洞吞噬计划”——专攻弱项;“超新星闪耀计划”——优势科目冲刺)。冰冷的仪器和浩瀚的宇宙,成了他们规划未来的独特背景板。
离开天文台时,林妙妙折了一只纸飞机,在机翼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一行字:“目标:和钱导游一起,登陆高考这颗‘新星球’!坐标:理想大学!经度:努力!纬度:不放弃!”
她用力将纸飞机掷向夜空。纸飞机乘着夏夜的暖风,歪歪斜斜地飞了一段,最终落在不远处的草地上。
“发射成功!” 林妙妙笑嘻嘻地宣布。
钱三一走过去捡起纸飞机,看着上面稚气又充满斗志的文字,小心地将它抚平,放进了自己的笔记本里。“嗯,” 他看向她,笑容在星光下格外温暖,“坐标己锁定。‘向日葵号’飞船,随时准备启航!”
暑假的尾声如同麦田里最后一阵热烈的蝉鸣,带着不舍,也预示着收获的临近。钱砚修和邓小琪站在老屋的院门口,回望着这片承载了他们宁静时光的土地。阳光依旧灿烂,麦浪己染上更深沉的金黄,空气中弥漫着谷物成熟的醇香。
“《穗语》的骨架,在这里搭好了。” 邓小琪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个小小的录音笔,里面装满了田野的风声、麦浪的私语和她灵感迸发的瞬间。
“嗯,” 钱砚修点头,目光掠过金色的田野,落在远方湛蓝的天际线,“带回去的不仅是骨架,还有这片土地给它的魂。” 他手机里存满了麦浪的照片和她的剪影,那是他心中最丰饶的“等高线”。
裴音和钱钰锟开车来接他们。钱钰锟帮着把行李搬上车,嘴里念叨着:“哎呀,晒黑了点,不过精神头更足了!好!有咱老钱家的‘硬汉’…呃,阳光气质!” 他及时刹住了“卡塞米罗”的旧词。
裴音则微笑着递给邓小琪一个精致的竹编小篮子,里面是晒干的麦穗、几包新磨的麦粉,还有一小罐晶莹的蜂蜜。
“带上点‘地方时’的滋味,” 裴音温柔地说,“复习累了,冲杯麦香蜂蜜水,想想这片麦浪,就像给大脑充了次‘田野氧吧’。”
车子缓缓驶离村庄。钱砚修和邓小琪坐在后座,透过车窗回望。金色的麦田在阳光下翻滚,如同向他们挥手告别。老屋的轮廓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蜿蜒的道路尽头。
钱砚修收回目光,轻轻握住了邓小琪的手。她的手心温热,带着阳光和麦田的气息。
“准备好了吗?” 他低声问。
邓小琪反握住他的手,眼神清澈而坚定,如同淬炼过的星光:“嗯。带着‘穗语’,带着‘月光’,带着我们的坐标。” 她看向前方延伸的道路,那是通往高三、通往最终“战略纵深”核心地带的征途,“启明星己经升起,该扬帆了。”
车窗外,夏末的风带着一丝初秋的爽利。城市的轮廓在远处逐渐清晰。短暂的宁静港湾己成为身后的风景,前方,是名为“高三”的、真正需要全力以赴去征服的深海。但此刻,他们的心中没有彷徨,只有沉淀后的力量、清晰的航向,以及掌心传递的、足以劈波斩浪的温暖与决心。晨光熹微,照亮了归途,也照亮了新的征程。属于他们的,最终也是最辉煌的青春战役,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