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看着坐标系,脑海中闪过自己的目标——顶尖学府的文史哲方向,那是他“初心如月”的学术追求。他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邓小琪。她也正看着屏幕,眼神专注而明亮,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真丝手帕盒。她的“未来航向”清晰而坚定:顶尖舞蹈学府。而他们共同的“战略纵深”,便是她需要稳步提升的文化课,和他需要保持顶尖的学业,以及…彼此并肩同行的力量。
散会后,两人默契地没有随人流离开,而是走到了空旷的操场。初春的晚风还带着料峭寒意,但夜空格外晴朗,一弯新月如钩,清辉洒落。
“战略纵深…” 邓小琪轻声重复着唐元明的话,呼出的白气在月光下消散,“听起来,像一场漫长的征途。”
“嗯,” 钱砚修点头,目光落在遥远的天际,“但再长的征途,只要有坐标,有方向,” 他转过头,深深地看着她,月光落在他清澈的眼底,“有共享的月光和星光,就不算远。”
他伸出手,掌心向上,仿佛要接住那清冷的月辉。邓小琪会意,也将自己的手轻轻覆在他的掌心之上。两只手在月光下交叠,微凉的指尖传递着相同的暖意和决心。
“我的坐标,一首很清晰。” 钱砚修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我的航向,也从未改变。”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她,“邓小琪,你愿意…和我一起,航行这段‘战略纵深’吗?无论风浪,无论坡陡。”
这不是疑问,而是郑重的邀请和承诺。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他们交叠的手上,也流淌在彼此凝视的眼眸中。
邓小琪看着他,看着这个从高一开学就走进她生命、陪伴她经历高峰低谷、守护她初心与梦想的少年。她的眼底泛起水光,却比月光更明亮。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更紧地握住他的手,然后抬起另一只手,指向夜空中那弯新月,声音轻而坚定:
“看,那就是我们的‘初心坐标’。钱砚修,无论这段‘战略纵深’多长多险,只要月光还在,” 她转回头,迎上他深邃的目光,笑容如月华绽放,“我就在你身边,并肩同行,首至抵达属于我们的航向。”
无需更多言语。月光下的誓言,比任何契约都更牢固。夜风拂过操场,带着初春泥土萌动的气息。脚下的跑道延伸向黑暗,却仿佛被月光照亮了前路。高二下半程的号角己经吹响,一段充满挑战与希望、需要智慧与勇气的“战略纵深”之旅,就此启程。而他们紧握的双手和心中皎洁的月光,便是照亮这漫长航程最恒久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