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盘的清香在琴房里弥漫开来。ˉ看~*书ee:君2? (;免>{费\$/阅×读t`裴音放下盘子,温柔地叮嘱了一句“慢慢练,别太累”,便又体贴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琴房里重新安静下来,但气氛却比之前更加松弛和温暖。
钱砚修拿起一块切好的苹果,清脆地咬了一口,甘甜的汁水在口中溢开。邓小琪也放下小提琴,小心地搁在琴盒上,拿起一小瓣橙子。两人并肩坐在钢琴凳旁的矮凳上,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也落在邓小琪微卷的睫毛上。
钱砚修(看着谱子上刚才合奏的部分,忽然开口):“刚才第三小节那个渐弱,你处理得很自然。” 他的语气是惯常的平静,但内容却不再是简单的“不错”,而是精准地指出了细节。这是他表达认可的方式,笨拙却真诚。
邓小琪(眼睛亮了一下,咽下橙子,声音带着点小小的得意):“是吗?我觉得你那段华彩之后的衔接,节奏感也抓得特别好,很稳。” 她也不是只会害羞,在音乐上,她有着自己的敏锐和自信。
两人就着刚才的演奏,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从某个音符的强弱处理,到整段旋律的情感表达,钱砚修严谨精准,邓小琪则更注重旋律的流动性和画面感。意见偶有不同,却不再是过去那种公事公办的交流,反而带着一种奇妙的碰撞和互补。钱砚修发现,邓小琪对音乐的感知力远超他的预期,那些细腻的表达并非偶然。而邓小琪也惊讶于钱砚修在精准节奏下,对乐曲深层情绪的理解和把握。
讨论告一段落,短暂的沉默里流淌着舒适的静谧。?x/i?n.k?s·w+.?c?o·m\邓小琪的目光不经意地落在钢琴上那幅“光”的画旁——那里放着一个深灰色的、看起来很专业的录音笔。
邓小琪(好奇地指了指):“那个……是你录练习用的吗?”
钱砚修(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点点头):“嗯。有时候录下来复盘,能发现很多问题。” 他说着,伸手拿过录音笔,似乎想给她演示一下。
然而,当他的指尖触碰到录音笔冰冷的金属外壳时,一个念头毫无预兆地闯入脑海。他握着录音笔,动作顿住了。阳光落在他低垂的眉眼上,长睫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他沉默了几秒,手指在录音笔的几个按键上无意识地摩挲着。
邓小琪(看着他若有所思的侧脸,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等着):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按在琴键上时显得格外有力,此刻摩挲着录音笔,却透出一种少见的犹豫。
终于,钱砚修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他抬起头,目光没有看邓小琪,而是落在她的小提琴上,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
钱砚修:“……要不要,录一段?” 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刚才合得最好的那段。录下来……听听看。” 他没有说“留作纪念”,也没有说“想保存你的琴声”,只是用了一个非常“钱砚修式”的、技术性的理由。
邓小琪的心跳却因为他这个提议而微微加速。录下来?一起?她看着他依旧没什么表情、但耳廓却悄然爬上一点薄红的脸,忽然明白了这笨拙提议下藏着的心思。一丝甜甜的暖流悄然滑过心田。?[优|o_品?小;·说?.?网?¢ ′最%新?D章·1%节{μ~更ˉ新]??快3a
邓小琪(嘴角忍不住弯起,声音轻快):“好啊!正好听听刚才说的那个渐弱效果怎么样。”
得到肯定的回应,钱砚修像是松了口气,又像是更紧张了。他迅速调试好录音笔,放在谱架上一个能清晰收录钢琴和小提琴的位置。他坐回钢琴前,指尖习惯性地在琴键上虚按了几下。邓小琪也重新架起琴,调整呼吸。
琴房里再次安静下来。这一次,除了流淌的阳光,还多了一个小小的、闪着红光的录音笔,像一个无声的见证者。
钱砚修深吸一口气,指尖落下。清澈的钢琴前奏再次流淌。邓小琪的小提琴声随即加入,比刚才更加投入,更加松弛。或许是知道正在被记录,或许是那份心照不宣的默契在发酵,这一次的合奏,竟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和谐动人。
钢琴的月光底色更加深邃包容,小提琴的银色水波更加灵动缠绵。在需要情感交融的段落,两人的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默契。钱砚修在琴键上倾注了专注,也倾注了某种难以言喻的温柔。邓小琪的琴弓仿佛拥有了生命,每一个揉弦,每一次运弓,都带着饱满的情绪,像是在回应,也像是在诉说。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琴房里缓缓消散,留下悠长的余韵,录音笔的红光也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