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10章 忻州市《五寨县》

第10章 忻州市《五寨县》

说和故事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在经济发展方面,杏岭子乡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特色养殖产业,如养蜂等。

- 韩家楼乡:韩家楼乡地处五寨县中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韩家楼乡的工业和农业发展较为均衡,工业方面,有一些小型的加工厂,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和建材生产等;农业方面,以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同时也发展了一些养殖业。韩家楼乡还注重发展商业和服务业,集市贸易活跃,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五寨县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 。从境内南峰台、兑堡、方城、武王城等14处聚落遗址证实,当时就有先民在此聚居、生息,他们能够磨制石具,制作陶器,构筑窑穴,从事狩猎和简单的农耕生产。

春秋至战国初,五寨县应为娄烦国中心地域 。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击败娄烦、林胡后,置雁门郡,领十四县,其中的埒县就设在今前、后武王城村,见证了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大融合。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五寨为雁门郡埒县地 。西汉末年埒县废,变为雁门郡娄烦县地。北魏时,这里是秀容郡之北秀容地,水草丰美的山川成为尔朱荣的优良牧场,也是尔朱家族的崛起之地。

隋始称神武县,属马邑郡 。唐属河东道朔州,唐末置遮虏军,李克用父子在此征伐。五代后汉时属岢岚军。宋为岚州岚谷县。契丹人于辽重熙九年(1040年)设武州(治所在今大武州村),统神武县,后合入宁远县(治所在今大辛庄村)。金为武州宁远县,元朝为大同路武州宁远县,武州重镇历经辽、金、元三代330余年。

明洪武七年(1374年)设镇西卫(卫治先在岢岚,后移五寨),建前、后、左、右、中五所,隶山西都司 。嘉靖十八年(1539年)在左所建城池,名五寨堡。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五寨县,县名一直延续至今。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五寨县诞生了众多英雄豪杰 。明代嘉庆年间的镇西卫人扬州参将邱升,是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他英勇杀敌,屡立战功,凯旋归来时路遇伏兵,跃马搏击,中箭身亡,后立祠如皋县,如皋县现在还建有邱升中学、邱升路以纪念他。明代甘陕洮州副总兵李联芳,在万历十八年遭遇蒙古俺答火落赤部攻击时,他部皆退,唯有他率众3000余人孤军奋战,壮烈捐躯,震动朝野,赐赠都督同知。明末右军都督袁信,清康熙年间的重庆镇总兵、宣化镇总兵张自成,他们同样功勋赫赫,名留青史。

五寨县人民还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红军时期,1924年就入党的中华苏维埃政府总务厅长赵宝成,于1935年血洒瑞金铜钵山区。抗日战争时期,五寨是八路军120师晋西北抗战的主战场,全县人民配合八路军坚决抗日,给日本侵略军多次打击,涌现出程仲一、高钦、张存贵等革命烈士和特等民兵英雄路玉小等无数抗日勇士。解放战争中,五寨是晋绥二地委和二专署所在地,有200余名五寨籍干部西进、北上、南下支援新解放区;有数千民工、千余车辆支援前线,参与战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2000多名青壮年参军,近千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28墈书王 耕辛嶵全

必游景点与历史遗址

五寨县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有迷人的自然风光,也有珍贵的历史遗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览。

- 荷叶坪:华北最大的亚高山草甸,海拔2784米,比芦芽山主峰还高48米 。其顶部草甸面积近4万亩,宛如一片巨大的荷叶铺展于峰顶,故而得名。这里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每至盛夏,漫山遍野的五颜六色花朵竞相绽放,将草甸装点得如同一幅巨大而精美的绣花地毯。前往荷叶坪的沿途也是风景无限,道路两旁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清新的空气让人倍感心旷神怡。不过由于荷叶坪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即使在炎炎夏日也建议游客随身携带厚衣服,并且景区内目前没有商业服务点,游客需自行准备小食品和足够的饮用水,赏景最佳时间是每年的6月至9月。

- 五寨沟风景区:被誉为“北方的九寨沟”,它将山水林、石草庙泉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景色迷人,美不胜收 。沿着溪流徒步,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惬意无比。景区内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