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嬉戏。仿古建筑风格独特,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尽显古代建筑之美。·x_x*n′y!d+..c^o\m¢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园林景观,感受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也可走进仿古建筑,了解古代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冀州博物馆
冀州博物馆展览面积30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近500件。基本陈列以 “九州之首” 为主题,通过 “文明起源”“煌煌两汉”“纷呈魏晋”“盛世大唐”“宋辽纷争”“明清文华” 等8个展区,全面展示了冀州各时期文物遗存、历史名人和重大事件。走进博物馆大厅,一面巨型浮雕墙映入眼帘,浮雕墙上蜿蜒曲折的大河将大禹、冀州鼎、信都书院等富有冀州特色的 “文化符号” 串联在一起,让人对冀州历史有整体认知。馆内还设有非遗文创展区,推介田园棉手织布、小燕子剪纸、葫芦烙画、景泰蓝花丝等特色非遗产品。此外,博物馆相继策划推出 “追寻历史足迹 探访先祖遗址”“千古风流人物,还看冀州” 等研学课程,先后接待省内外研学游客1万余人次,是了解冀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冀州博览馆
冀州博览馆设立于2017年,展馆面积9218平方米,是衡水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冀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陈按照史前冀州、九州之首、光武中兴、民族融合、兵家必争、红色冀州的时间脉络,将冀州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及风土人情融会贯通。布展打破传统手段,以界画为设计语言,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生动再现历史场景。
进入“史前冀州”展区,观众能看到冀州大地上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陶罐等文物。这些古朴的器物,无声诉说着远古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的故事。模拟的原始村落场景中,茅草屋错落分布,村民们或在打磨石器,或在烧制陶器,仿佛将时光定格在数千年前。通过多媒体互动设备,游客还能亲手模拟制作陶器,感受原始手工艺的魅力。
在“九州之首”展区,巨大的沙盘模型展示了上古九州的地理风貌,冀州被置于显着位置。墙上的图文资料详细介绍了冀州在古代九州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名称的由来和演变。展柜中陈列着古代典籍中关于冀州的记载,如《尚书·禹贡》的复刻版本,让游客直观感受冀州深厚的历史渊源。
“光武中兴”展区以刘秀在冀州的活动为主线,通过场景复原,再现了刘秀在此地招兵买马、积蓄力量的历史场景。展厅中,刘秀的蜡像栩栩如生,周围的士兵们整装待发,仿佛随时准备奔赴战场。墙上的壁画描绘了刘秀与部下商讨战略的画面,结合多媒体投影,生动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民族融合”展区展示了冀州在历史上作为民族交融重要地区的独特地位。这里陈列着不同民族的服饰、器物,以及反映民族交流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通过多媒体互动屏幕,游客可以了解到鲜卑、匈奴等民族与汉族在冀州地区的交流与融合,感受多元文化碰撞带来的独特魅力。
“兵家必争”展区则突出了冀州在军事战略上的重要性。巨大的战争沙盘模型展示了冀州在古代历次战争中的关键位置,墙上的地图详细标注了重要的战役地点和行军路线。展柜中陈列着古代的兵器、盔甲等文物,配合多媒体视频,生动再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场景。
“红色冀州”展区展示了冀州在近代革命历史中的重要贡献。展厅内陈列着革命时期的照片、文件、武器等珍贵文物,墙上的图文资料详细介绍了冀州地区的革命历程和英雄事迹。通过场景复原,再现了冀中抗日根据地的生活和战斗场景,让游客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奉献精神。
此外,博览馆还设有临时展览区,不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如冀州民俗文化展、书画艺术展等,丰富游客的参观体验。
古刹、寺庙、道观
竹林寺
竹林寺位于冀州北关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相传,竹林寺始建于唐代,原名“法海寺”,后因寺周遍植竹林而改名“竹林寺”。鼎盛时期,寺院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曾有“冀州第一古刹”之称。
现存的竹林寺虽历经多次修缮,但仍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寺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山门上方悬挂着“竹林寺”匾额,字体苍劲有力。进入山门,天王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像,神像高大威武,神态各异,守护着寺院的安宁。
大雄宝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