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黄骅市历史源远流长,大约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境内繁衍生息,古黄河最早即在境内入海。
市域秦时属济北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迁。民国25年(1936年)析沧县东北部和盐山北部置新海设置局,民国27年(1938年)建立新海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31年(1942年)析新海、盐山、沧县三县边缘区成立青城县,民国33年(1944年)新海县与青城县合并为新青县。1945年,新青县解放,为纪念在境内牺牲的原八路军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烈士,更名为黄骅县。1989年撤销黄骅县,设立县级黄骅市,隶属沧州地区。1993年沧州地市合并,黄骅市改由河北省直辖,沧州市代管 。
!这片土地上留存着众多历史遗迹,见证了黄骅市的历史变迁。现存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首的黄骅古贝壳堤,它是几千年来沧海桑田的见证,对于研究古地理、古气候、海洋生态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咸-鱼?看+书` `最!鑫,漳\結^庚!歆¨哙_西汉合骑候古国城郛堤城,城墙遗址依然屹立,让人仿佛能看到当年古城的繁华与威严。秦朝方士徐福出海寻仙侨居的丱兮城,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引发人们对古代航海和文化交流的遐想。我国北方最古老的大型濒海口岸海丰镇,曾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其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为研究古代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黄骅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除了为纪念而命名城市的黄骅烈士外,还有解放战争革命烈士刘贯一。刘贯一(1918年 - 1946年),原名刘保恕,直隶省盐山县仙庄村(今黄骅市西仙庄村)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多次秘密为抗日武装搜集、传递情报,并发动群众粉碎敌伪“扫荡” 。1946年,刘贯一在与国民党反动派“还乡团”的战斗中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酷刑折磨,他坚贞不屈,最终惨遭杀害,其英勇事迹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还有姜思民,河北省新海县(现黄骅市)姜庄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受党组织派遣投身冀鲁边区抗日游击战,担任过旧城区区长、南皮县第二区区长等诸多职务。他积极发展抗日武装,争取伯父姜毓村配合八路军收编反动民团;被反动势力关押101天仍坚贞不屈。调任南皮县二区区长后,发动群众挖沟、侦察敌情、奇袭日伪军,获“姜阎王”称号。1941年任新海县县长兼县大队长,率部多次取胜,打击日伪嚣张气焰。同年11月,遭伪军营长李信文诱骗伏击,在常郭据点突围时被大火围困,冲出后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其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黄骅人传承爱国精神。
三、必游景点与宗教建筑
(一)必游景点
- 南大港湿地:是极具特色的自然景区,拥有广袤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水草丰茂,芦苇丛生,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春秋两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觅食、繁殖,种类繁多,数量可观,成为鸟类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游客可以漫步在湿地栈道上,近距离观赏湿地景观,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还可以参观湿地科普馆,了解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意义。
- 黄骅古贝壳堤:作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首,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贝壳堤由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是古海岸变迁的独特标志。站在贝壳堤上,脚下是历经岁月沉淀的贝壳,眼前是辽阔的大地和海洋,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沿着贝壳堤漫步,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 聚馆古贡枣园:历史悠久,园内的古枣树大多有上千年的树龄。这些古枣树形态各异,枝干粗壮,每年秋季,枣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大枣,香甜可口。聚馆古贡枣园不仅是一处果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里的枣树见证了黄骅市的农业发展历史,也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和记忆。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新鲜的贡枣,感受浓厚的田园文化氛围。
- 河北海盐博物馆:系统展示了海盐的生产历史和文化。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让游客了解从古代到现代海盐生产的演变过程。馆内陈列着各种古老的制盐工具、海盐样品以及与海盐文化相关的文物和资料,生动地再现了海盐生产的历史场景。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海盐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