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4章 张家口市《尚义县》

第4章 张家口市《尚义县》

村,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七甲乡位于尚义县北部,与南壕堑镇、大青沟镇相邻。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发展特色种植业。七甲乡大力发展枸杞种植,其枸杞品质优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七甲乡还发展了一些乡村手工业,如编织、刺绣等,这些手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名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后石庄井乡位于尚义县西南部,与红土梁镇、小蒜沟镇相邻。这里的自然景观独特,有许多奇特的岩石地貌。后石庄井乡依托这些自然资源,开发了一些自然景观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在农业方面,该乡以种植杂粮为主,如荞麦、燕麦等,这些杂粮营养丰富,口感独特,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

尚义县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迁发展。秦时,尚义县境为代郡北境;西汉属代郡且如县(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城西北部) 。~如^蚊^王? ~已?发¨布?最^薪/蟑*洁-此后,这片土地历经多个民族的统治,见证了诸多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东汉时为匈奴、鲜卑游牧地;三国魏、晋时期为鲜卑族;北魏时期为柔玄镇(治兴和县西壕堑一带)地,作为军事防御地六镇之一的柔玄镇故址就在现域内三工地镇土城子村,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可见一斑。东魏、北齐时为怀荒镇(治今张北县城)地;隋为雁门郡北境;唐为突厥、库莫奚,契丹游牧地;五代时为契丹地;辽属西京道奉圣州;金属西京路宣德州柔远县;元为威宁县(治今南壕堑一带),属中书省兴和路;明属兴和守御千户所及鞑靼诸部落牧地。

清初沿旧制,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属张家口理事同知及抚民府厅,乾隆至光绪年间垦殖日众,随着人口的播迁逐渐形成村落。民国时期,尚义县的行政区域多次调整。1913年改属张北县,1915年北部划属商都垦务行局,1918年改属商都县第二行政区。1934年,时任察哈尔省主席的宋哲元和省民政厅长秦德纯巡视各县,将原属商都县的二区全区和三、五区的六乡十六村合并另设尚义设治局,设治局驻地大青沟。1936年正式建县,宋哲元取“崇尚礼义”之意确定尚义县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尚义县是重要的战略区域。1945年第一次解放,次年战略撤城;1948年二次解放建立尚义县人民政府。新中国成立后,尚义县先后归属察哈尔省、河北省,期间行政区划有所变动。1958年尚义县并入张北县,1960年2月又划归商都县,1961年5月恢复尚义县制并延续至今。

漫长的历史为尚义县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之地,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尚义县独特的文化风貌。在民俗文化方面,尚义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如二人台,它融合了当地的民歌、舞蹈和说唱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演员们通过生动的表演,讲述着生活中的故事,深受百姓喜爱。剪纸艺术也是尚义县的文化瑰宝之一,民间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花卉、吉祥图案等,这些剪纸作品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尚义县的必游景点众多,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大青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尚义县西南部的红土梁镇境内,与内蒙古兴和县交界,因远眺色青而得名,有“塞外小天山”之称。这里属阴山山脉余脉,面积5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919米 ,年平均气温0.6 - 0.7°c,夏季平均气温14°c ,是绝佳的避暑胜地。度假区内拥有玻璃吊桥,站在桥上,脚下是万丈深渊,四周是青山绿树,给人带来刺激又美妙的体验;还有森林步道,游客可以漫步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森林的静谧与神秘。冬季,这里的滑雪场则成为了滑雪爱好者的天堂,不同难度的雪道满足了各类人群的需求,让人们在冰雪世界中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

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是尚义县的另一大亮点。这里蒙语意为白色之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公园内的生态系统丰富多样,有着大片的湿地、草原和水域。每年春秋两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觅食,种类繁多,包括天鹅、大雁、白鹭等珍稀鸟类,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前来观赏。游客可以沿着湖边的栈道漫步,欣赏湖光草色,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也可以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