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卢龙县隶属之,成立伪县政府。194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迁(安)卢(龙)抚(宁)昌(黎)联合县办事处这一抗日民主政权;1943年,该联合县办事处改建为迁(安)卢(龙)抚(宁)昌(黎)联合县;1944年4月,迁卢抚昌联合县改建为卢抚昌联合县;1944年底,又改建为卢抚昌青联合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占据卢龙的日伪军拒不向我军缴械,中共卢抚昌联合县委决定成立收复委员会并用武力收复卢龙,1945年8月26日,卢龙县城解放。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卢抚昌青联合县撤消,恢复卢龙县县制,卢龙县委、县政府在卢龙城建立,后迁出县城;1945年11月,国民党军进犯解放区,在卢龙建立伪县政府,由河北省管辖。1946年11月12日,卢龙县城被国民党92军侵占;1947年7月21日,冀东军区部队再度收复卢龙县城。1948年11月24日,卢龙县全境宣告解放;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全境解放,卢龙县隶属河北省唐山专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11月,撤销卢龙县,辖地划归迁安、昌黎2县;1961年5月,恢复卢龙县原建制,析昌黎、迁安2县原管辖区域复置卢龙县,隶属河北省唐山专区;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唐山地区,秦皇岛市升格为地级市,卢龙县划归秦皇岛市管辖;1988年,卢龙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247个开放县之一,并列入河北省秦(皇岛)一唐(山)—沧(州)环渤海开放区序列。-精*武^晓\说/徃- +嶵′辛+蟑_踕~哽¨歆′快,
地理风貌:山水相依的多彩画卷
卢龙县地处北纬39o43′00″至40o08′42″,东经118o45′54″至119o08′06″之间 ,东西横距28千米,南北纵距47千米,总面积961平方千米。它东连抚宁,南接昌黎,西南隔滦河与滦县相望,西濒青龙河与迁安市为邻,北与青龙满族自治县以长城为界,东距秦皇岛市区82千米,西距首都北京225千米,西南距省会石家庄432千米 ,处于环渤海、环京津两大经济圈中心地带,是秦皇岛的“西大门”。
卢龙县地势北高南低,西北东南向倾斜,呈梯状分布,地貌类型丰富多样,有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北部为山地,属燕山山脉,群山起伏,峰峦叠嶂,森林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中部为丘陵地带,地势起伏相对较小,山间多梯田,种植着各种农作物和果树,每到秋季,硕果累累,一片丰收景象。南部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农业产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甘薯等农作物。
卢龙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7c,平均高温为20c,平均低温为8c ;年平均降水量725mm左右,降水集中在6 - 8月份,7月份降水日数最多。平均无霜期169天,平均日照2778小时 ,充足的降水量、适宜的温度和充分的阳光照射,为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多风沙,多春旱;夏季,雨、热同季,季平均降水量482.6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1.3% ,是避暑纳凉的好时节;秋季,昼夜温差大,降温快,降水量明显减少,秋高气爽,冷暖适中,也是观赏红叶、品尝水果的好季节;冬季,空气干燥,风速大,气温低,降水少,虽然较为寒冷,但也别有一番景致。
特色小镇:各具魅力的乡镇风情
截至2025年1月,卢龙县下辖10镇2乡、1个经济开发区,548个行政村 ,各镇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特色。
- 卢龙镇:作为卢龙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卢龙镇西与滦州市、迁安市隔青龙河相望,北、东、南与印庄乡、下寨乡、木井镇相邻,处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内。102国道、京沈高速从境内东西贯穿,西与北京相距240公里,东与秦皇岛市相距7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镇域总面积110.7平方公里,辖80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为人 。这里商业繁荣,街道上店铺林立,商品种类繁多,涵盖了当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以及各类生活用品。卢龙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有部分古城遗迹,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其曾经的雄伟与庄重。镇内还有昌黎县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反映卢龙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