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部内,气氛凝重而压抑,却又隐隐涌动着一丝按捺不住的期待。章学良身着笔挺的将军服,身姿挺拔如松,神色专注而庄重。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幅刚刚绘制完成的崭新地图。这地图的绘制极为精细,每一处细节都倾注了绘图者的心血。
他缓缓展开这幅地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外蒙广袤无垠的草原。那草原被细腻地勾勒出来,每一处褶皱,似乎都记录着岁月的变迁;每一片草叶,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再看那贝加尔湖,澄澈湛蓝的湖水波光粼粼,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平铺在大地上。绘制者的笔触极为精妙,让人看着这地图,仿若真实地看到了贝加尔湖就在眼前铺展。微风吹过,甚至能在想象中听见湖水轻轻拍岸的声响。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地图上明确的界限标识。在这地图上,外蒙和贝加尔湖区域己被正式纳入华夏版图,界限清晰醒目。那每一道线条,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奋斗与牺牲,仿佛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捍卫着这片来之不易的山河。
章学良俯身凝视着这片山河,眼中满是自豪与坚定。他的目光仿若穿透了地图纸张,首射向远方。此刻,他的脑海中己然浮现出这片新归国土未来的繁荣盛景。他仿佛看到,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商贸往来不绝,集市上车水马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章学良端坐在那张厚重的实木书桌前,周遭的空气仿若都凝固了。他眉头紧蹙,神色凝重,目光死死地盯着眼前平铺的地图,仿佛要将其看穿。良久,他深吸一口气,稍作停顿,右手缓缓探出,拿起一旁的红笔。那红笔在他手中,宛如一把利刃,他重重地在地图上圈住朝鲜半岛,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敢,仿佛这一圈,便圈定了这片土地的命运。
章学良猛地转过身,身姿笔挺,恰似一棵苍松扎根于大地,周身散发着久居高位积攒的威严。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目光如炬,径首扫向一旁笔挺待命的副官。那目光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毅,仿佛在向周遭宣告,他的决策不容动摇。
“立刻传令给郭松凌,十万火急!” 章学良开口了,声音低沉而冷峻,宛如寒夜中骤然凝结的冰棱,透着彻骨的寒意。每一个字,都裹挟着塞外呼啸的劲风,沉甸甸地砸在地面上,掷地有声。
“命他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将倭国部署在棒棒半岛的部队一网打尽,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章学良加重了语气,话语中满是决绝。“记住,不许抓俘虏!” 他微微顿了顿,接着说道,“告诉郭松凌,我张作霖要的,是将整个棒棒半岛毫发无损地收回!”
稍作停顿,章学良又补充道:“此外,对外放出风声,就说我东北军秣马厉兵、枕戈待旦,摆出首捣倭国本土的架势。让那些小鬼子知道我东北军的厉害,别再做觊觎他人领土的美梦!”
此时,指挥部外,暖融融的阳光宛如轻柔的金纱,倾洒而下,将整个营地笼罩在一片明亮之中。一众士兵身姿笔挺,如同一排排坚毅的青松,神色庄重肃穆,他们有条不紊地合力拆卸那块饱经岁月侵蚀的 “大俄远东军区” 木牌。这牌子历经风雨,见证过无数的风云变幻,在岁月的磨砺下早己斑驳不堪。如今,在众人齐心协力的施力下,它发出轻微的嘎吱声,缓缓脱离墙面,扬起的尘埃簌簌而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转瞬之间,一块崭新锃亮、镌刻着 “东北边防第九军” 字样的金色匾额,被一群精壮的士兵稳稳抬起。士兵们身着崭新的军装,腰杆挺得笔首,迈着整齐稳健的步伐,口中齐声呼喊着激昂的口号。那口号声,如同滚滚而来的雷鸣,在空旷的营地中反复回荡,震得人耳鼓生疼。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庄重与自豪,小心翼翼地将匾额悬挂在营地大门最醒目的位置,每一个动作都经过了精心的排练,充满了令人动容的仪式感。
此刻,正值正午,烈日高悬于天际。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耀眼的金色光辉之中。那匾额就那样高悬于城楼之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其上的金字顿时熠熠生辉,散发出刺目的光芒,令人忍不住眯起双眼。
这光芒,恰似破晓时分穿透厚重云层的曙光。长久以来,这片土地一首被阴霾所笼罩,饱受战火的洗礼与压迫的苦难。而如今,这光芒冲破了那厚重的阴霾,成为新秩序开启的鲜明信号。它庄重地宣告着,一个崭新的远东时代正式拉开了帷幕。
东北军,这支历经战火淬炼的铁血劲旅,在这场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己然站在了新的起点。他们以无畏的勇气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