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动。咱们这次合作,来之不易,承载着双方的重大利益与期望。一旦合作细节不慎泄露,被代英、高卢等国察觉,那这份协议瞬间就会化作泡影,无法顺利执行。”
杨羽霆稍作停顿,目光诚挚地望向汉斯国代表,继续说道:“更糟糕的是,还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给奉军和汉斯双方都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危机。分段运输,虽会耗费些时日,途中再进行严格检验,也是为确保装备质量上乘。这看似麻烦,实则是保障合作安全无虞、顺利推进的必要手段,还望元首先生能多多理解。”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冻结了,众人屏气敛息,目光如炬,牢牢地锁定在会议桌首位的嗨德勒身上。激烈的争论持续了许久,各方意见在空气中碰撞,宛如无形的火花西溅。
终于,嗨德勒微微皱起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缓缓地点了点头,眼中透露出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坚定与果决。他清了清嗓子,郑重地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了力量:“汉斯国同意此次合作提议。” 他的话语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回荡,如同洪钟鸣响,字字掷地有声。
紧接着,嗨德勒有条不紊地阐述着后续的计划。他承诺,将即刻从国内抽调顶尖的专业技术人员,精心组建一支专项验收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这些技术人员皆是行业内的精英,他们将秉持着最严谨的态度,对合作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验收工作,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项目质量的细节。
不仅如此,嗨德勒还强调,他将下令加大在运输环节的资源投入。从增派精锐部队为运输队伍保驾护航,到强化运输路线的情报监控,他要全方位加强安保措施。每一支护航部队都将配备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每一个情报监控点都将 24 小时不间断地运作,誓要为此次合作开辟一条安全顺畅的通道,确保合作项目能稳步推进,不受任何干扰,让汉斯国在这场合作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决心与执行力。
在组建航母战斗群这一核心议题上,东北军与汉斯国之间的分歧,宛如一道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天堑,难以逾越。东北军站在技术合作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慎重地提出了一套全面且极具诚意的合作方案。
东北军承诺,将毫无保留地向汉斯国提供融合自身多年心血与前沿科技的航母设计图纸。这些图纸代表了当时世界的顶尖水平,承载着东北军在航母研发领域的卓越智慧。同时,东北军还准备分享航母建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内容涵盖航母的动力系统、舰载机起降装置、舰体结构设计等诸多核心领域。这些技术是航母建造的精髓所在,每一项都凝聚着东北军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不仅如此,东北军还计划派遣一支精英团队前往汉斯国。团队成员包括国内顶尖的造船专家、机械工程师、电子技术人才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支团队将不远万里奔赴汉斯国,深入航母建造一线,通过现场指导与示范,手把手协助汉斯国开展航母建造工作。
东北军的这一方案,并非简单的援助,而是着眼于从根源上助力汉斯国构建独立自主、完整成熟的航母建造体系。方案旨在促进两国在航母技术领域的深度传承与广泛交流,为汉斯国未来海上力量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一项兼具战略眼光与合作诚意的举措。
在这风云变幻的战局之下,汉斯国的战略需求愈发显得刻不容缓。汉斯国海军上将雷德尔,作为汉斯国海军中一言九鼎、手握重权的关键人物,此刻正满脸凝重,端坐在会议桌前,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毅与决绝。他清了清嗓子,言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毫无保留地阐明汉斯国的立场:
“当下的战局,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战场形势犹如狂风骤雨般瞬息万变,根本不给我们任何喘息的机会。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一点点地从最初的设计蓝图开始,慢慢开展航母的建造工程。要知道,每耽搁一天,我们在这场全球博弈中的战略优势就可能削弱一分。时间不等人,敌人更不会等我们。”
说到这里,雷德尔上将站起身来,双手撑在桌面上,微微前倾,目光炯炯:“东北军在航母建造技术领域的成就早己声名远扬,其建造能力也是有目共睹。他们既然有这样的实力,就应该立刻向我们提供现成的航母成品。这不仅是对我们两国合作的一种支持,更是对当下战局的一种负责态度。”
“倘若做不到这一点,那我们两国之间谋划的这场合作,对于汉斯国而言,就如同空中楼阁,难以在当下紧迫的战事中发挥实际作用。我们急需航母来增强我们的海军实力,应对战场危机、扭转战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