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仿佛被真实还原。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一举一动尽显专业素养。章学良见状,满脸欣慰,转身对身旁的郭松凌说道:“茂宸,假以时日,等这批人学成出师,咱们奉军必将脱胎换骨,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郭松凌站在操场上,望着那一排排如同白杨般挺立、整齐列队的学员,心中满是感慨,不禁开口说道:“汉卿啊,你所做之事意义非凡,这是在为咱东北培养未来的脊梁骨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皱起眉头,目光警惕地环顾西周,随后压低声音,神色凝重地继续道:“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你也清楚,倭国人向来对咱东北虎视眈眈,还有那些各方军阀,他们一个个心怀鬼胎,恐怕绝不会坐视不理,定会想方设法来搅局破坏。”
章学良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新建的东北讲武堂教学楼在金色的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他深吸一口气,沉稳地说道:“倭国关东军越是急切地施压,越表明我们当前推行军事教育改革的道路是正确的。命令情报部门,务必密切关注关东军的一举一动,哪怕是最细微的动向也不能放过。另外,与汉斯国方面的合作事宜,必须加快推进,每一个环节都要紧密跟进,确保尽快达成合作目标。”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奉天城内的喧嚣早己沉寂,唯有章学良的办公室还亮着微弱的灯光。章学良独自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西周静谧得仿佛能听见时间流淌的声音,唯有他沉稳而略带思索的呼吸声,打破了这份令人压抑的宁静。
此时,他面前的系统界面毫无征兆地骤然亮起,幽蓝的冷光瞬间充斥了整个狭小空间,映照着他那深邃且满含专注的眼眸。章学良的目光像是被磁石吸引,紧紧锁定在屏幕上的 “教育科技树” 进度条上。那不断攀升的进度,恰似在东北广袤黑土地上,迎着春风蓬勃生长的新苗,每一点增长都蕴含着无限希望。
自系统开启以来,章学良便不遗余力地投入积分,兑换珍贵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有的化作新式的教学仪器,被运往奉天的各个学堂;有的则是一套套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者之间口口相传。它们如同春日甘霖,淅淅沥沥地润泽着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这些细微却持续的改变,正在潜移默化地重塑东北的面貌。每一份资源的落地,都像是在历史的巨轮下,悄然垫上一块新的基石,撬动着它缓缓偏离既定的轨道,朝着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新方向驶去。
章学良深知,教育乃强国之本,强军之源。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唯有通过教育,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强军之才,东北乃至整个华夏,才有抵御外敌、振兴崛起的可能。他的每一次决策,每一点资源的投入,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期望。
良久,章学良轻轻叹了口气,像是要将心中所有的疲惫与忧虑一并吐出。他缓缓抬手,点击鼠标关闭系统。刹那间,办公室重归黑暗,唯有窗外如水的月光,轻柔地洒落在奉天军事学院的校牌上。“精武强兵,振兴中华” 这八个烫金大字,在月光的轻抚下,闪耀着清冷而坚毅的光芒。它们宛如忠诚的卫士,无声地诉说着学院的使命,也承载着章学良乃至整个东北军民的强军之梦。在这深沉的夜色中,这份梦想愈发醒目,熠熠生辉,仿佛在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东京都,倭国陆军司令本部内,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灯光昏黄,将室内映照得愈发压抑。武藤信义正端坐在案前,眉头紧锁,全神贯注地审阅着堆积如山的文件。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寂静。参谋官匆匆而入,神色慌张,手中紧握着一份加急电报,仿佛那是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报告司令官!” 参谋官敬礼后,迅速呈上电报,声音因紧张而微微颤抖。
武藤信义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对这突如其来的打断感到厌烦。但当他看到参谋官手中那代表紧急情况的电报时,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他放下手中的笔,接过电报,缓缓展开。当目光落在电报上的文字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原本冷峻的眼神中,此刻满是震惊与愤怒。
电报上清晰地写着:“奉天新建军事院校,采用汉斯国最新教学体系;东北全境推行义务教育,民众识字率显著提升。” 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武藤信义的心头。他紧紧攥着电报,手背上青筋暴起,仿佛要将这薄薄的纸张捏碎。
“章学良这是要彻底改变东北!” 武藤信义咬牙切齿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不甘与威胁,“传令下去,加强情报收集,务必将东北的一举一动都掌握清楚。必要时…… 采取特殊行动!” 他的语气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