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赵刚的担忧。-2/s¢z/w`./c+o-m′
李云龙耐心地解释了一番。
其实他心里早就谋划了很长时间。
前世的记忆那可不是摆设。
光抗战的历史他足足看了十几遍。
虽说第110师团重火力很强,还控制了铁路,拥有极强的机动性。
那又能如何?
不去正面硬碰硬不就行了。
破袭对方的交通线,把对方往山地里引。
论游击战,玐路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更何况他们136师的群众基础可谓是很牢固的。
说白了就是出名了。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前世的记忆中,当时鬼子内部文件可是亲口承认。
说虽说他们鬼子装备丰富,重火力强,但却无法与玐路正面对阵。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玐路战术巧妙,与民众为根基。
当时华贝那边的鬼子可是把百分之八十的兵力全部用于治安战,但仍无法阻止玐路的根据地扩张。
原因就是群众,只要发动群众的力量。
110师团再强又能如何?
其次就是那个什么独立混成的旅团。
这个旅团机动性强,很擅长突袭,应对措施他认为不是太大的难事。
和之前一样,还是分散游击,利用夜晚不断地袭击对方的据点。-6,腰?墈_书?枉\ ^冕_废-跃?黩!
只要拔掉对方周围的据点,那就会一点一点蚕食对方的实力。
至于独立混成旅第15旅团,这个旅团比较特殊。
怎么说呢?
鬼子基本都是以预备役为主,在作战方面还是依赖伪军。
既然是伪军就简单了,这群怕死的玩意只要稍微施加一些心理战术或者物质上的,基本都能击中歼灭。
至于第27师团。
这个师团他们之前交过手,打了一架后,铁路被炸,对方马上就离开了。
为什么离开不恋战?可不是因为鬼子心慈手软,原因是这个师团的后勤比较脆弱。
对铁路很是依赖。
应对策略就是地道战结合地雷战,断掉这些鬼子的补给。
总部那边或许觉得这件事难比登天。
但对于李云龙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问题。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生哪有一帆风顺,坎坷不平,迎难而上才是最精彩。
赵刚听得李云龙的分析后很是震惊。
“老李!这么说...你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那你说?!筱冢这个老鬼子死了,下一个必须得是冈村!”
看着李云龙坚定的眼神,赵刚深吸了一口气。`n`e′w!t?i.a¨n,x_i-.^c*o′m!
“好!!我支持你!我们都支持你!!”
......
对于北上。
136师全体将士都没有任何异议。
但此时山城那边却坐不住了。
为什么呢?
李云龙是软硬不吃,怎么拉拢都无功而返。
最重要的是汰原战役后,李云龙又大力的招兵买马,在编兵员一度突破了三万人。
要知道玐路这边。
放眼望去真没有那个师级单位能够超过三万人的。
对于他们山城而言,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地不遵守约定,编制不符!
一张整改令下去,强令裁撤非正规编制的团、县大队等5000人。
这还不是最绝的。
最绝的是切断了对玐路这边的援助物资渠道。
原定供给136师的200挺机枪被转拨晋绥军部。
另外还派遣了特派员过来进行督导整编。
当然,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督导整编是假,实际上是监视。
对于山城整得这一出。
总部这边还真没有办法说,知道对方是在使坏,可对方却是通过正规协议,正规渠道。
所以呢,这一切压力全部堆在了李云龙身上。
.........
136师师部。
原鬼子汰原守备司令部。
墙上地图仍挂着未画完的北上作战部署草图。
李云龙正一边喝茶,一边听赵刚汇报新兵整编情况。
“我们现在三万一千二百七十七人,新组建了一个预备团,还有西个县独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