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民族团结。
"走,去看看。"
城南关卡前,三十多匹骡马被围在中间,每匹都驮着鼓鼓囊囊的麻袋。一个穿绸缎褂子的中年男人正冲着稽查队员咆哮:"瞎了你们的狗眼!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陈长安冷冷地插话,"所以才更要查。"
那人一见陈长安,气焰顿时矮了半截,但还嘴硬:"陈...陈将军,这都是我们寨子自己种的粮..."
"是吗?"陈长安用匕首划开一个麻袋,白花花的大米流了出来。他拈起几粒看了看,突然厉声问:"腊戌什么时候种得出这种长粒香米了?这分明是泰国货!"
那人顿时面如土色。原来这些米是从泰国走私来的,准备高价倒卖给中国远征军。
"按《专卖条例》,全部充公。"陈长安一挥手,"人押送回孟琨土司那里,让他自己处置。"
处理完这事,陈长安刚回到指挥部,早迈族长就找上门来:"陈将军,我们克钦人从不上税..."
"这不是税,"陈长安早有准备,拿出一份文件,"这叫'抗战特别捐'。交不交随你,不过..."他指了指文件最后一栏,"捐款超过五百南洋券的,子女可以优先上华侨学校,还能考公费留学。"
早迈顿时眼睛一亮。克钦族没有文字,他最眼馋的就是汉人的学堂。最后不仅痛快地签了字,还多捐了二十张虎皮。
五月初,"南洋券"己经流通到缅北大部分地区。连日军占领区的商人都偷偷用,因为这种钞票防伪技术高超,币值稳定,比日军发的"军票"靠谱多了。
这天查账时,林志强发现个怪事:"长安兄,最近收回的旧币里,混着不少假币啊!"
陈长安接过一看,笑了:"不是假的,是咱们自己印的。"
原来他早派五诡潜入日军印钞厂,用鬼气污染了几批印版。结果日军印出的"军票"全带着南洋券的防伪标记,成了天大的笑话。
"高!实在是高!"林志强竖起大拇指,"不过长安兄,咱们的专卖制度是不是太严了?昨天听说有老百姓为了一斤盐..."
"没办法,"陈长安叹气,"日军封锁那么严,不管控早就乱套了。"说着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所以我准备了这个——《困难户补贴办法》..."
正说着,突然一个通讯员慌慌张张跑来:"报告!延边急电!"
电报上说,日军正在密支那大量囤积物资,疑似要发动大规模进攻。陈长安看完立即下令:"通知所有商会,停止出口钨砂和橡胶。再告诉早迈族长,让他的人盯紧各条山路。"
当天夜里,陈长安独自在密室打坐。最近法力消耗太大,得抓紧补充。忽然,他感应到五诡传来警讯——有人正在银行金库外踩点!
"果然来了。"陈长安冷笑。他早料到日军会打银行的主意,特意在金库里布置了"惊喜"。
第二天一早,腊戌城里炸开了锅。原来半夜有伙日军特种兵潜入银行,结果全死在了金库里,尸体摆得整整齐齐,每具额头上还贴着一张南洋券!
"听说是触了电网..."老百姓议论纷纷。
只有陈长安知道真相。那哪是什么电网,是他用招魂术拘来的十几个日军工兵幽冥,专门守在金库里的。这些幽冥虽然碰不到活人,但操纵电闸还是绰绰有余...
五月中旬,经济改革初见成效。南洋联合银行在缅北开了六家分行,发行债券五十万南洋券。更妙的是,通过专卖制度,军队牢牢掌控了粮食和战略物资。
这天开完经济会议,林志强神秘兮兮地拉陈长安到后院:"长安兄,给你看个好东西!"
掀开篷布,竟是两台崭新的印刷机!
"从新加坡走私来的,"林志强兴奋地说,"以后咱们自己印钞票,不用再找印度人代工了!"
陈长安绕着机器转了一圈,突然问:"技术员可靠吗?"
"绝对可靠!是陈嘉庚先生亲自派的,全家老小都在新加坡..."
"那就好。"陈长安点点头,心里却打定主意,今晚要让五诡去"拜访"一下这些技术员。非常时期,不得不防啊!
正说着,孟英突然气喘吁吁地跑来:"陈将军!快、快去银行!出大事了!"
陈长安心头一紧,抓起手枪就往外跑。刚到银行门口,就听见里面吵吵嚷嚷。挤进去一看,原来是几个缅甸和尚在和柜员争执。
"怎么回事?"陈长安沉声问。
"长官,"柜员都快哭了,"这几位大师非要我们用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