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吓得屁滚尿流。趁这乱乎劲,五诡连夜把电弧炉拆成八大件,蚂蚁搬家似的一趟趟往回运。等鬼子工兵第二天来查看时,现场就剩个空地基——伪军们赌咒发誓说是被"山神爷"搬走了,气得日军大佐当场枪毙了两个。
有了电弧炉,兵工厂鸟枪换炮。可新问题又来了:没石墨电极!这玩意儿全缅甸都不产,得从印度进口。陈长安正发愁呢,华侨学生阿强献宝似的捧来个铁盒:"长官,您看这个..."
盒子里竟是十几根用废电池碳棒改装的电极!原来阿强父亲在仰光开电料行,从小耳濡目染。陈长安如获至宝,当即成立"土法上马"攻关小组。阿强带着几个华侨青年,把从鬼子卡车拆下来的蓄电池碳棒全收集起来,手工打磨成电极。
试生产那天,整个兵工厂的人都挤在车间外。当通红的钢水第一次流出炉膛时,老技工们哭得像个孩子。张师傅跪在地上首磕头:"祖师爷显灵啊!咱也能炼特种钢了!"
可好景不长。才生产三天,山寨电极就顶不住了——平均每炼两炉钢就得换一套。陈长安算了下账,光靠拆鬼子电池,还不够塞牙缝的。
"要不...我去趟印度?"林复礼主动请缨,"我在加尔各答有亲戚..."
陈长安摇头:"太危险,鬼子现在查得严。"他盯着炉火出神,突然问:"缅甸产什么?"
"啊?"林复礼一愣,"玉石...柚木...大米..."
"大米!"陈长安猛地站起来,"稻壳能烧制活性炭!"
说干就干。独立军发动根据地老乡们收集稻壳,在河边搭起十几座土窑烧炭。华侨化学老师老吴带着学生,用土法提纯出初级石墨。虽然质量跟进口货没法比,但好歹能顶一阵子。
最绝的是处理废钢。陈长安让幽冥们专门去战场捡炮弹片——这玩意儿都是高碳钢,回炉后质量杠杠的。有次五诡还搬回来半截鬼子坦克的炮管,乐得老周连夜开炉,第二天就造出二十支狙击枪。
月底总结会上,兵工厂交出了漂亮成绩单:修复枪支六百支,新造步枪两百条,甚至还试制出三门迫击炮!老周捧着新枪爱不释手:"长官,咱们是不是该给这枪起个名?"
陈长安摸着枪身上的木纹——那是用缅北特有的柚木做的枪托,笑道:"就叫'雨林造'吧。"
就在众人欢庆时,哨兵突然报告:东边天空出现日军侦察机!陈长安心里"咯噔"一下——兵工厂的烟囱冒烟太显眼,到底还是被鬼子盯上了。
当天下午,三架日军轰炸机光顾了根据地。幸亏陈长安提前让幽冥在高空警戒,及时发现了敌机。兵工厂虽然保住了,但刚建好的炭窑全被炸毁。
"必须解决防空问题!"陈长安连夜召集工匠,召集全军各路人才,用汽油桶改造出十门"冲天炮"——这种用黑火药推进的土防空武器,虽然准头差,但架不住数量多,还真把低空飞行的敌机吓唬住了。
原料危机暂时缓解后,陈长安开始琢磨提升五诡运力。他试过各种偏方:喝符水、泡药浴,甚至按《上清大洞真经》里的法门,在月圆之夜对着北斗七星打坐。可每天100点的法力上限就像道铁闸,纹丝不动。
"要是能突破瓶颈..."陈长安望着腊戍方向出神。那里日军的仓库中,还有上百吨优质钢材在向他招手呢。
转机出现在一月底。华侨老郑从印度带回本英文杂志,上面说苏联人发明了"电渣重熔"技术,能提升钢材质量。陈长安如获至宝,立刻组织技术攻关。虽然看不懂洋文,但图片上的设备构造给了老周灵感。
"咱们可以土法上马!"老周带着工匠们用陶缸当炉体,拿石墨电极当加热器,还真折腾出个"缅北版"电渣炉。虽然每次只能熔炼二十公斤钢水,但质量首追进口货!
陈长安看着炉子里蓝汪汪的钢水,突然想到个歪主意:"能不能用这个...给五诡充电?"
当晚,他冒险把《上清大洞真经》放在电渣炉旁打坐。没想到高压电场真的引动了天地元气,法力恢复速度暴涨三倍!可惜好景不长,刚爽了半小时,变压器就"砰"地炸了——根据地那台老古董发电机,根本扛不住这么造。
"工业短板啊..."陈长安摸着烧焦的胡子苦笑。远处,兵工厂的烟囱又冒起了黑烟,工人们正在加班赶制"雨林造"步枪。而在他看不见的角落,五只幽冥正吭哧吭哧地搬运着第137趟钢材——它们的身影,在朝阳下淡得像一缕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