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长官,南面发现一支武装部队,看装束像是...约翰牛人?"
陈长安正喝着野菜汤,听到侦察兵的报告差点呛到。′比`奇′中¢文?徃_ ·已.发*布·嶵′新¨漳^节_约翰牛人?在这缅北的深山老林里?
"确认清楚了吗?多少人?"
"大约三十人,穿着英军特种部队的制服,还带着当地向导。"侦察兵擦了擦汗,"他们好像迷路了,正在溪边休整。"
陈长安放下碗,眉头紧锁。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约翰牛人在缅甸节节败退,没想到还有特种部队在敌后活动。这既是机遇也是风险——机遇是可能获得补给和情报,风险是...这帮傲慢的约翰牛可不好打交道。
"传令兵,通知各排长集合,带上家伙,跟我去会会这些约翰牛佬。"
半小时后,陈长安带着二十名精锐士兵出现在溪边。约翰牛人立刻警觉地举起武器,双方隔着溪流对峙,气氛剑拔弩张。
"别开枪!我们是友军!"陈长安用英语喊道,同时示意部下保持克制。
约翰牛队伍中走出一个高个子军官,金发碧眼,一脸傲气:"我是安德森少校,英军特别行动处。你们是...?"
"夏国远征军独立游击支队,陈长安。"
安德森挑了挑眉毛,显然没听说过这支部队。他上下打量着陈长安破旧的军装和士兵们五花八门的装备,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你们...就靠这些打日本人?"安德森的语气让陈长安身边的李文才握紧了拳头。
陈长安按住冲动的部下,平静地说:"至少我们还在战斗,而不是躲在山里迷路。"
这句话戳中了安德森的痛处,他脸色一变。双方气氛再次紧张起来。~d¢i.y-i,k¨a*n~s\h~u-.+c′o+m?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安德森少校?真的是你?"
林徽音从队伍后面走出来,脸上写满惊讶。更令人意外的是,她说的是一口流利的牛津腔英语。
"林...林小姐?"安德森的表情从惊讶变成惊喜,"上帝啊,你怎么会在这里?"
原来林徽音在德国留学时,曾参加过安德森妹妹的婚礼,两人有过一面之缘。这个意外的联系让气氛缓和了不少。
经过一番交谈,陈长安了解到这支英军特种部队的任务是搜集日军情报,为盟军反攻做准备。但他们缺乏可靠的情报来源,己经在丛林里转悠了半个月,补给也快耗尽了。
"我们可以合作。"陈长安提议,"我们提供日军布防情报,你们提供武器补给。"
安德森狐疑地看着他:"你们能有什么可靠情报?"
陈长安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份手绘地图:"这是过去三个月我们记录的日军在缅北的兵力部署、补给线和防御工事。"
安德森接过地图,眼睛越瞪越大。这份情报之详细,连每个哨所的换岗时间都标注得一清二楚,简首像是有人24小时监视着日军一样。
"这...这太不可思议了!"安德森终于收起了傲慢,"你们怎么做到的?"
"我们有特殊的侦察手段。"陈长安神秘地说,余光瞥见林徽音意味深长的眼神。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协议:英军用无线电联系总部空投武器补给,而陈长安的部队则提供持续的情报支持。
三天后,一场特别的"交易会"在密林中举行。.k·a¨n¢s·h¨u_j*u+n/.*n+e?t\英军果然兑现承诺,空投了二十箱物资,包括崭新的斯登冲锋枪、布伦轻机枪,甚至还有几门迫击炮。
"见鬼,这些约翰牛还真舍得下本钱。"郑鸿福摸着崭新的武器,爱不释手。
但合作并非一帆风顺。文化差异很快就引发了摩擦。
首先是战术理念冲突。英军坚持要按照他们的"标准程序"行动,而陈长安的游击战术在他们看来简首毫无章法。
"你们怎么能这样打仗?没有火力准备就发起进攻?太不专业了!"安德森看着陈长安的作战计划首摇头。
"少校,这里是丛林,不是欧洲战场。"陈长安耐心解释,"等你把火炮架好,鬼子早跑光了。"
其次是生活习惯的差异。约翰牛人坚持每天下午要喝"茶歇",即使身处战场也不例外。这让夏国士兵们又好气又好笑。
"这帮洋鬼子,打仗还带下午茶?"一个老兵嘟囔着,"怪不得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
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