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远征军溃败,我力挽建国 > 第12章 华侨义勇军

第12章 华侨义勇军

天晚上,陈长安的部队帮助华侨们收拾行装,将能带走的物资全部打包。郑鸿福果然能量惊人,短短几小时内就动员庄园里的工匠改装了十几辆牛车,用于运输老弱妇孺和重要物资。

临行前,郑鸿福带着几个年轻人来到陈长安面前:"陈长官,这是我儿子郑家明,在仰光读过医科。这几个年轻人都会英语和缅语,有的还会日语,应该对贵部有帮助。"

陈长安打量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突然意识到这是他的部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扩军"——不再只是收拢散兵游勇,而是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

回程路上,队伍浩浩荡荡。三百多名军人护送着两百多华侨和几十辆满载物资的牛车,虽然行进速度慢了不少,但士气空前高涨。华侨中的妇女们主动承担起炊事工作,在路上就做出了热腾腾的饭菜,让常年啃干粮的士兵们感动不己。

最让陈长安惊喜的是郑鸿福带来的情报网。通过几个会说日语的华侨青年,他们成功破译了部分日军通信密码。而郑家明组织的医疗队,则立刻着手改善营地的卫生条件,建立起了正规的伤员护理制度。

三天后,部队安全返回根据地。新来的华侨们很快适应了环境。工匠们帮着扩建营地,教师主动开设文化课,连孩子们都组织起来帮忙捡柴火、洗衣服。整个根据地突然有了"家"的感觉。

这天傍晚,陈长安正在查看新架设的无线电设备,郑鸿福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瓶酒和两个杯子。

"陈长官,喝一杯?正宗的茅台,我珍藏多年的。"

两人坐在指挥部门口的小凳上,望着远处忙碌的营地。夕阳西下,炊烟袅袅,隐约能听见医疗帐篷里华侨护士在教士兵们唱抗战歌曲。

"陈长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郑鸿福抿了口酒,突然说道。

"郑先生请说。"

"我在仰光的生意伙伴前天传来消息,说日军正准备对缅北进行大规模扫荡,目标就是贵部。"郑鸿福神色凝重,"据说调来了专门对付游击队的特种部队,还配备了军犬和探测设备。"

陈长安点点头:"我们监听日军电台也发现了异常调动。不过现在有了你们加入,我们的活动范围可以更广了。"

"不仅如此。"郑鸿福凑近些,"我在曼德勒还有个堂弟,开杂货店的。他说最近有不少说中国话的神秘人物在活动,可能是秃子派来的特派员。"

这个消息让陈长安警觉起来。自从决定留在缅北,他就预感到迟早会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但现在日军和秃子特派员同时出现,情况就复杂了。

"郑先生,你在华侨中人脉广,能不能帮我留意这些特派员的动向?"

"包在我身上。"郑鸿福拍拍胸脯,"不过..."他犹豫了一下,"陈长官对今后的发展,有什么长远打算吗?"

月光下,陈长安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轻声道:"先活下去,再打鬼子。至于以后...等打跑了日本人再说吧。"

郑鸿福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没再追问。两人默默喝完杯中酒,各自回去休息。但陈长安知道,随着华侨群体的加入,他的部队己经不仅仅是军事组织,更承载着越来越多人的希望和未来。这份责任,比他想象的要沉重得多...

第二天清晨,陈长安正在打坐恢复法力,突然感应到一个幽冥急匆匆飘来。

"长官,有情况!西北方向十里处发现可疑人员,说着中国话,正在向当地村民打听我们根据地的位置!"

陈长安猛地睁开眼睛。看来郑鸿福的情报没错,秃子的特派员果然找上门来了。他迅速起身,一边整理军装一边思考对策。是避开这些特派员,还是...主动会会他们?

无论如何,新的挑战己经到来。而这支由远征军残部、缅甸华侨和当地百姓组成的特殊部队,即将迎来更加严峻的考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