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大道无情,然天道有常。灵气虽天地所生,但何以有灵脉枯竭,有秘境自成天地?究其根本,皆是法则在凡间显化。而法则,便是‘规矩’,而‘功德’与‘业力’,正是这规矩在众生层面的反馈。若不信,前辈可观察那些传承万载的古老仙宗,无一不是行事光明磊落,教化万民,积累无量功德,故而其宗门灵脉方能长盛不衰。反观那些作恶多端,掠夺资源,枉顾人伦的魔道,纵一时风光,最终也难逃宗门衰败,甚至被天罚灭宗的下场。”
林凡话语掷地有声,字字珠玑,且结合了实际案例,让那老者一时语塞,面色青白交加。殿内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心思纯正的宗门,听到此番言论,皆是若有所思,眼中精光闪烁。
“林凡长老的见解,颇有新意。”太乙仙宗的主持长老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接下来的论道,气氛变得更为热烈。有人提出对“境界瓶颈”的疑问,林凡则从“心魔劫”和“法则感悟”两个维度深入剖析,指出传统的丹药突破往往只能解决灵力积累,却无法弥补心境和法则感悟的缺失,因此才会有根基不稳、心魔缠身。他甚至隐晦地提到了“雷劫淬体”的奥秘,让在场元婴大能们醍醐灌顶,对突破元婴后期的瓶颈有了新的思路。
有人质疑“多系修炼”的弊端,认为杂而不精。林凡则以其亲身经历,结合对“道之圆融”的理解,指出多系修炼并非贪多嚼不烂,而是对天地间不同法则的全面领悟,最终汇聚成一条更广阔、更坚实的“混沌大道”。他甚至能随口列举出多种不同属性灵气之间的转化和相生相克原理,其理论之精妙,让那些专精某一系功法的大师们都茅塞顿开。
“若说火灵气至刚至烈,金灵气锐利无匹,那当两者融合,便非简单叠加,而是衍生出一种熔金锻铁的独特‘火金之性’,其威力远超二者之和。这便是法则交织之妙。”林凡随手一挥,指尖便有火光与金芒交织,形成一种玄妙的螺旋,其间蕴含的毁灭与创造之力,让不少元婴修士都为之心悸。
当论及“本命法宝的祭炼”时,林凡更是语出惊人。他指出,真正的本命法宝并非简单地融入炼器材料,而是要与修士的“道”和“心”完全契合,甚至能反哺修士,助其感悟大道。他提出的“器灵自生,道韵自衍”的理念,让那些浸淫炼器之道多年的老匠师们如获至宝,纷纷起身向他请教。
他仿佛一位饱览修真界万卷典籍、又亲身验证过无数条修炼之路的古老仙尊,对任何修真界的疑难杂症、深奥理论,都能给出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他的知识广度之深,涵盖丹器符阵体修,以及对法则的浅层触碰;深度之惊人,更是能直指大道本质,超越了当前修真界大多数人的认知。
大道殿内,最初的质疑和不屑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又一片的惊叹声、低声议论声,以及无数双充满震撼和敬佩的目光。许多年轻天骄听得如痴如醉,仿佛一扇通往更高修真世界的大门正在他们面前缓缓开启。他们纷纷起身,向林凡躬身行礼,称呼他为“林凡大师”、“林凡前辈”,心中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老一辈的强者们,包括玄天真人在内,也都被林凡的论道所折服。玄天真人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知道林凡厉害,但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厉害,简直是全方位的碾压。
太乙仙宗的主持长老更是连连点头,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欣赏:“林凡长老之才,当真是天纵之资!老夫修行数百年,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百年书,受益匪浅啊!”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心悦诚服。裂天宗的裂天真君,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本以为林凡只是个靠异宝和运气的年轻元婴,没想到其理论造诣竟然如此深厚,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想。更让他恼火的是,自家宗门的几位金丹弟子,看向林凡的目光中,竟然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显然是被其才华所折服。这种“智商碾压”的打脸,比直接的武力交锋更让他难堪。
除了裂天宗,还有一些以“理论深奥”、“传承古老”着称的宗门,他们的代表们脸色也有些僵硬。他们引以为傲的知识和见解,在林凡面前,仿佛变成了孩童的涂鸦。尤其是那些自诩修真界“智囊”的长老们,心中的嫉妒与不甘如同毒蛇般悄然滋长。
“此子锋芒太盛!”一位身着玄色道袍,气息阴冷的元婴中期长老,来自一个以心机算计闻名的宗门,暗中与身旁的同伴神识传音:“如此年轻,却对大道理解如此透彻,这绝非正常。他必然有大秘密!”
他的同伴眼神微闪,轻轻点头。在他们看来,林凡的“才华”已经超越了合理的范畴,这不仅是令人敬佩,更是令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