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钦钦豆莎包 > 第29章 八年默契

第29章 八年默契

飞舞,撞击声在空旷的训练馆里格外清晰。孙颖莎的正手快带越来越快,王楚钦的反手拧拉角度越来越刁,两人像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却又在每个多拍回合结束后,同时伸手去捡落在自己半场的球——这个动作,他们做了整整八年。

八载岁月的低语:那句藏在球台边的告白

练到第五局时,孙颖莎的正手突然失误增多。*y_d¢d,x~s^w?./c_o?www. 她把球拍往球台上一磕,泄气地坐在场边的长椅上:“不行了,手腕有点酸。”王楚钦跟着走过来,拧开矿泉水递过去,自己则拿起她的球拍颠了颠:“胶皮该换了,摩擦力都快没了。”

他弯腰帮她换胶皮时,孙颖莎突然发现他的指关节上有层厚厚的茧,虎口处还贴着块小小的创可贴——那是长期握拍磨出的痕迹。她想起小时候在体校,教练总说“好球员的手都长这样”,当时还偷偷摸过王楚钦的手,被他红着脸打掉。

“你说,”王楚钦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手里的胶水刷在胶皮上发出均匀的沙沙声,“咱们俩搭档混双八年,单打对练也八年,是不是闭着眼都知道对方要发什么球?”孙颖莎没多想,随口接道:“那当然,你手腕一动我就知道是侧旋还是上旋。”

他把换好胶皮的球拍递过来,指尖不经意地碰到她的手心,像有微弱的电流窜过。“所以啊,”王楚钦的目光落在球台上,阳光透过他的发梢在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给你发了八年球,跟给别人发八天,能一样吗?”

这句话说得很轻,像怕被训练馆的风卷走。孙颖莎握着球拍的手指突然顿住,心脏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抬头时,正好撞见王楚钦慌乱移开的目光,耳根悄悄泛起红晕——这个总是用球技说话的男生,连告白都藏在发球里。

训练馆的角落里,梁靖崑和林诗栋假装捡球,却偷偷竖起耳朵。“我的天,大头这狗粮撒的,”林诗栋用胳膊肘碰了碰梁靖崑,“比他的反手拧拉还狠。”梁靖崑憋着笑点头:“活该,让你上次全锦赛赢了他们就到处得瑟。”

战术复盘的甜蜜余温:细节里的牵挂

晚上的战术分析会上,肖战指导把王楚钦的男单比赛录像放得很慢。屏幕上的他正准备发反手长球,手腕的旋转幅度比平时大了15度。“这个发球细节很好,”肖指导用红笔在屏幕上圈出来,“奥恰洛夫的正手移动慢,就该用这种侧旋限制他。”

王楚钦的目光却落在孙颖莎的笔记本上——她在“反手长球”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旁边标注着“比给我发的转30%”。他突然伸手,用铅笔轻轻敲了敲那个笑脸:“待会儿加练,给你发同款旋转,让你适应适应。”孙颖莎瞪他一眼,却把那个标注改成了“可借鉴,明天加练”。

分析完单打,话题自然转到混双决赛。肖战指导把韩国组合林钟勋/申裕斌的比赛录像调出来,画面里的林钟勋正用反手快撕得分。“这对组合的衔接速度是目前最快的,”肖指导指着屏幕,“莎莎的正手必须提前半步,楚钦你的拧拉要加侧旋,让林钟勋不好侧身。”

孙颖莎突然想起下午训练馆的对话,抬头时正好对上王楚钦的目光。他眼里的笑意藏不住,像在说“你看,八年的默契不是白来的”。这种无需言说的对视,让旁边的蒯蔓忍不住戳了戳林诗栋:“你看他俩,眼神都在打乒乓球。”

会议结束时,王楚钦叫住孙颖莎,从包里掏出个小小的密封袋:“给你的,新换的胶皮,跟我那块一个型号。”袋子里的红色胶皮闪着淡淡的光泽,是她最喜欢的硬度。“谁要跟你用一样的,”孙颖莎嘴硬,手却诚实地接过来,“上次你给我的那块还没?完呢。”

“那是去年的型号,”他挠了挠头,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认真,“新的弹性更好,适合你的正手快带。”走廊里的灯光落在他脸上,把那句没说出口的“怕你决赛时手腕发力吃亏”藏在了影子里。

酒店餐厅的烟火气:藏在食物里的关心

酒店餐厅的自助餐区飘着烤羊排的香味,孙颖莎刚拿了块草莓蛋糕,就被王楚钦伸手抢走半块。“晚上不能吃太多甜的,”他把盘子往她面前推了推,“多吃点虾,补充蛋白质。”盘子里突然多了五只剥好壳的大虾,虾肉白嫩嫩的,连虾线都挑得干干净净。

“你什么时候学会剥虾了?”孙颖莎惊讶地挑眉——以前在队里,他总是把虾壳剥得乱七八糟,最后还要让她收拾残局。王楚钦低头喝汤,耳朵尖有点红:“上次看厨师剥的,学了两招。”其实是昨天晚上在厨房偷偷练了半小时,被梁靖崑撞见还嘴硬说是“帮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