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b区地下三层,那里有你第一次仰望星空的记忆。”
共振腔的回声,b区地下三层的门禁系统已经失效,厚重的合金门歪斜地挂在轨道上,露出里面泛着冷光的金属走廊。沈溯摸着墙壁往前走,指尖触到的地方覆盖着一层黏腻的薄膜,像某种生物的分泌物。
这里本该是科学院的废弃仓库,存放着三十年前的旧设备,但现在却变成了另一个空间。2?%零%{1点?*}看=?书o[? μ首-_发-走廊两侧的墙壁上,浮现出流动的光斑,拼凑出无数个片段:婴儿在育婴舱里睁眼看世界的第一秒,鲑鱼群穿越地磁线时的集体转向,寒武纪大爆发时第一个脊椎动物的心跳...
“原始惊奇波会唤醒生命最本源的记忆。”周明远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他背对着沈溯,站在一个巨大的球形装置前——那是惊奇共振腔,原本银灰色的外壳此刻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淡紫色的能量流像血管里的血液般在裂痕中涌动。
沈溯注意到周明远的右手不见了,伤口处没有流血,而是覆盖着和走廊墙壁一样的黏腻薄膜:“你早就知道会过载?”
“我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周明远转过身,他的左半边脸还保持着人类的模样,右半边却像是融化的蜡像,皮肤下隐约能看见发光的纹路,“灵魂芯片的底层代码来自‘盖亚病毒’,你还记得吗?二十年前我们在月球背面的陨石里发现的远古病毒,能改写碳基生物的记忆序列。”
沈溯的呼吸猛地停滞。二十年前,他和周明远都是科学院的实习生,正是他们主导了盖亚病毒的破译项目。联邦宣称这种病毒早已被销毁,却偷偷用它的基因序列研发了灵魂芯片——原来那些号称“稳定社会情绪”的芯片,本质上是病毒的变种。
“原始惊奇波和盖亚病毒是同源的。”周明远指向共振腔,“当太多文明的认知震颤涌入,就像往汽油桶里扔火星...现在,病毒正在觉醒,它想让所有生命记起被篡改的记忆。”
走廊突然剧烈摇晃,共振腔发出一声悠长的嗡鸣。沈溯的眼前闪过一片刺眼的白光,他仿佛回到了七岁那年的夏夜,躺在老家的屋顶上,第一次看见流星划过银河。那时他还没有植入芯片,瞳孔里倒映着纯粹的星空,心脏因为震撼而剧烈跳动——那是他第一次体会到“惊奇”的滋味。
“每个人的本源记忆都是一把钥匙。”周明远的声音变得遥远,“但有些人的钥匙,能打开更危险的门。”
他的身影突然开始透明,像被水稀释的颜料。沈溯伸手去抓,却只握住一把冰冷的空气。共振腔的裂痕越来越大,淡紫色的能量流喷薄而出,在墙壁上凝结成一行字:
“小林的瞳孔里有共振腔的核心频率。”
多棱镜里的真相,沈溯找到小林时,她正坐在咖啡馆的老位置上,面前摆着一杯没加糖的黑咖啡(这是她从来不碰的,她说太苦)。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她脸上,瞳孔里的淡蓝色波纹比早上更清晰了,像被冻住的海浪。
“教授,您相信轮回吗?”小林的声音很轻,指尖在桌面上画着螺旋,“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是寒武纪的一只三叶虫,趴在海底看第一缕阳光穿透水面。”
沈溯的心猛地一沉。原始惊奇波唤醒的是物种层面的记忆,人类不可能梦见三叶虫的视角。他打开个人终端,调出小林的档案——联邦公民编号f-7392,出生于新上海克隆中心,父母一栏标注着“基因捐献者”,灵魂芯片植入时间是出生后第七天。
“你的芯片什么时候失效的?”
小林抬起头,瞳孔里的蓝光突然剧烈波动:“我从来没有芯片啊。”
这句话像一道电流击中了沈溯。他突然想起三年前在火星殖民地,那个划伤他眉骨的陨石碎屑——后来检测发现,碎屑里含有盖亚病毒的休眠体。而当时负责样本分析的,正是刚入职的小林。
这时李薇发来消息,附带一段监控录像:医疗中心的档案室里,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在销毁文件,动作和周明远一模一样,但那人的右手完好无损。
“周明远有两个?”沈溯喃喃自语,小林却突然笑了,笑声像碎裂的玻璃:
“不,是我们都在共振腔里。”她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皮肤下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光点,“惊奇共振腔没有过载,它只是把我们都拉进了集体意识。你看到的周明远,是病毒制造的幻象;我看到的你,是人类对‘自我’的执念。”
走廊突然开始收缩,共振腔的裂痕里涌出更多的淡紫色能量流,在空中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