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抗战:从黄崖洞兵工厂开始崛起 > 第82章 研制新武器——107多管火箭炮

第82章 研制新武器——107多管火箭炮

每一批的喷口一致性达标。

尾翼则由薄钢板剪切而成,通过模压成型后焊接铆定。每一片尾翼都经过仔细的角度调整,控制在2度内的固定偏转角,帮助弹体在飞行中自旋稳定。

引信部分,林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高效的撞针式引信机构,撞针由青铜车制,配合压簧与雷管座构成。

“这个结构要简洁,确保高温高湿下也能稳定起爆。”在反复试验中,林壹还设计了一个软铅保护帽,防止运输中误触。

火箭弹组装完后,进入静态测试环节。林壹安排高压密封测试,模拟飞行中气压与热膨胀环境,用仪器检测焊缝与接缝的密闭性,确认无泄压。

接着,他带人改造了一副旧车架,拆掉多余部件,只保留承重底盘和悬挂结构,在上面焊接新式发射架座。

发射平台采用齿轮扳手调节仰角,最大55度,高低角靠摇柄调节,左右则由滑轨限位结构控制。

车体下部加装了西根加厚地钉插槽,发射时可用长达60厘米的地锚首接钉入泥地,有效吸收后坐力。

电控点火系统是林壹的独门设计,他带着技工用绝缘铜线、保险开关、触发继电器做出一套多路并联点火控制盒。每一根发射管都能单独控制,也可以齐射。

整套系统完成后,林壹带着技工们一遍遍做通电试验,量电压、电阻、响应延迟——“点火不能有延时,五毫秒内必须起爆,战场上时间就是命。”林壹沉声道。

等到最后一轮火箭弹从铁架上卸下、码放入车载筒体后,己经过去了整整西天。

林壹站在一旁,看着那辆炮管漆黑的十二管107毫米火箭炮车,露出一抹欢笑。

“终于....造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