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
沈毅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静静看着这张宏大的蓝图。
"缺了点什么。"他突然说。
夏澜抬头:"嗯?"
沈毅拿过铅笔,在图纸边缘添加了一套军事风格的安防系统——应急疏散路线、医疗点分布、民兵巡逻路线...这些安全细节是夏澜的商业思维所忽略的。
"完美!"夏澜赞叹。两人的专长又一次完美互补。
正当他们沉浸在规划中时,县城的招待所里,那位白发老者正调试着一台形似老式收音机的古怪设备。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波纹正锁定夏家村方向,发出规律的"滴滴"声。
"信号越来越强了..."老者喃喃自语,枯瘦的手指抚过设备上"星火计划-时空定位仪"的泛黄标签,"快了...就快了..."
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绿光,与普通老人截然不同。
第二天一早,夏澜带着新计划召开村民大会。当她展示那张五年规划图时,会场鸦雀无声。村民们瞪大眼睛,看着这个庞大而系统的蓝图,仿佛在看天方夜谭。
"这...这得多少钱啊?"李婶第一个打破沉默。
"前期投资大约五千元。"夏澜实话实说,"但按预测,第一年就能回本。"
五千!这个数字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在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的年代,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我参加!"李婶突然站起来,"我家那野莓园,按阿桃说的扩大,能多挣不少!"
"算我一个!"马大爷拍案而起,"不就是豁出这把老骨头吗!"
一个接一个,村民们纷纷表态。最终,有三十多户报名参与扩建计划。夏澜将大家按专长分组,有的负责餐饮,有的专攻手工艺,还有的组建运输队...
老村长敲着烟袋锅总结:"从今天起,咱们夏家村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散会后,夏澜和沈毅走在田埂上,望着忙碌的村民们。初夏的阳光洒在稻田上,泛起一片金浪。远处,几个年轻人已经开始丈量土地,为扩建采摘区做准备。
"真没想到..."夏澜轻声说,"变化来得这么快。"
沈毅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这才刚刚开始。"
是啊,刚刚开始。夏澜摸了摸胸前的银锁,感受着它的温度。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而她和夏家村,正站在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