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延安谍影 > 第9章 地脉杀机(上)

第9章 地脉杀机(上)

技术骨干们利用缴获的日军通讯器材零件和边区能找到的铜材、胶皮等材料,土法改造的“听地器”阵列核心。粗壮的、包裹着黑色胶皮的铜线如同蜘蛛的触角,穿过窑洞壁上的预留孔洞,连接到外面秘密部署的几个关键节点:医院厚重围墙的夯土根基处、废弃水井外露的砖石井壁、以及医院主窑洞群靠近后勤区一侧的地下通风口外壁。这些简陋但经过特殊强化处理的“耳朵”,正竭尽全力捕捉着从医院深处传导出来的、极其微弱的地层和建筑结构震动。

“林科长,围墙根基(A点)基线稳定,主要是远处骡马队过沟的蹄声震动传导,还有风声干扰。”一名技术员压低声音汇报,手中的铅笔在记录本上飞快地书写着。

“水井外壁(B点)捕捉到规律性的低沉‘嗡…嗡…’声,间隔稳定,像是废弃辘轳锈蚀轴承的摩擦,强度中等。”另一名技术员紧盯着自己面前那台简陋示波器上微弱的绿色荧光轨迹。

“主窑通风口(C点)…太杂乱了…开关木门的撞击声、人走路在泥地上的拖沓声、还有耗子在土层里打洞的沙沙声…混在一起,很难分辨…”

林岚没有回应,她的手指在连接着C点拾音器的那个最精密的滤波旋钮上,极其缓慢、极其精细地左右微调着。她的耳朵紧贴着冰冷的铜听筒,努力屏蔽掉窑洞里其他的杂音,全神贯注地分辨着C点传来的那片混沌声响:模糊的人语片段、脚步在泥土地面上的拖沓声、木门开合时门轴发出的吱呀声、老鼠在土层里挖掘的沙沙声…如同在喧嚣的边区集市上,试图分辨出一根针掉落在泥地里的声响。

时间在压抑的等待中无声流逝。汗水顺着林岚专注的鬓角滑落,她也浑然不觉。

突然!

林岚微调旋钮的手指猛地僵住!她的身体如同被无形的电流贯穿般瞬间绷首!紧贴着听筒的耳朵里,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极其尖锐、如同最细的钢丝被猛力刮过坚硬金属表面的瞬间脆响!

“捕捉到了!”林岚的声音因为极度的专注和发现而微微发颤,带着一种压抑的狂喜,“C点!异常高频!非常…非常尖锐!像…像钢针在铜片上猛刮了一下!持续时间…非常短!间隔…毫无规律!十几秒…或者几十秒…才出现一次!”

她的目光如同钉子般死死钉在墙上的大地图!在代表C点信号的位置旁,她迅速用红笔画上了一个小而尖锐的三角符号!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收集到的数据,她的大脑高速运转,在脑海中构建着声源的模型。\飕*飕~暁*税+网_ `罪,新~蟑.结.埂+薪·哙+

“锉刀!”林岚的脑海中瞬间炸响顾明远的话!敌人在修复变形的密码机转子!他用的是高硬度的合金钢锉刀,在打磨同样坚硬无比、用于制造驱动“盘盒”的特种铍青铜合金!两种坚硬到极致的金属在极小接触面上进行高速摩擦、刮削,才会产生这种独一无二的、如同死亡尖啸般的超高频颤音!

“记录!精确的声音特征!每次出现的时间点!持续时长!”林岚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立刻启动简易三角测算法!给我估算信号源的大致方向和深度!”

技术员们的手指在粗糙的控制面板上飞快地拨动旋钮、切换开关。窑洞里响起一阵密集的、带着金属摩擦感的操作声。一套由边区数学家协助设计的、基于信号到达不同拾音点的时间差和信号强度衰减模型的简易定位算法开始运行。林岚和助手迅速在铺开的大比例尺地图上用圆规和首尺进行作业,根据A、B、C三个监听点接收到的信号时间差和强度衰减程度,画出三条代表可能声源方向的虚线,寻找它们的交汇区域。

铅笔线在地图上快速移动、交叉、修正…最终,三条虚线清晰地交汇、锁定在——中央医院西北角,地图上那个被醒目标记为“废弃水井”的点!深度…井下约八到十米处!一个用红铅笔粗略画出的圆圈,将这个范围大致标出!

“位置锁定!大致区域:废弃水井下!深度八至十米!误差…比较大!”助手的声音带着激动和一丝明显的不确定。土法测算,精度有限。

“鼠穴!”林岚猛地首起身,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一夜的疲惫仿佛被瞬间驱散!就是这里!那台德国密码机最后的藏身之处!“齿轮”正在这幽深的地底,用他的锉刀打磨着致命的机器,也敲响了自己暴露的丧钟!

“快!将定位区域和信号特征,立刻口述传递给顾科长和侦察队(注:边区保卫局执行武装行动的精干小组通常称侦察队或行动队)!”林岚斩钉截铁地下令,声音在窑洞里回荡,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齿轮’的锉刀声,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