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区集市,再走上一个黄土坡就到了。校区依山势而建,几排简陋却整齐的窑洞是教室和宿舍,山坡下平整出来的土场就是操场。此时正是课间休息,操场上人影攒动,学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活动,穿着统一的灰布军装,虽然条件艰苦,但那股蓬勃的朝气和专注的神情,让整个山坡都洋溢着一种昂扬的生命力。
林岚很容易就找到了正在操场边站岗的王铁柱。看到林岚,铁柱黝黑的脸上立刻绽开笑容,小跑过来:“林特派员!您怎么来了?队长还好吗?”
“好多了,铁柱。我来谢谢你送的苹果,他很喜欢。” 林岚笑着把带来的干粮递给他,“顺便看看你在这边适应得怎么样。”
“适应!太适应了!” 王铁柱兴奋地搓着手,“这儿真好!站岗都能学东西!听教员讲课,那道理讲得透亮!俺们班长还鼓励俺有空多听听文化课呢!” 他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正在和学员说话的、气质沉稳的干部模样的人。
林岚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心中一动。她压低声音,语气自然:“铁柱,有件事想麻烦你一下。顾队长身体恢复需要些营养,边区供应紧张,我想找找路子。上次你说陈锋同志在分区驻地三号窑洞?我记得他好像认识后勤的同志?你这两天要是方便,帮我问问陈锋同志,看他有没有空,或者能不能给指个门路?我不好首接去打扰他。”
王铁柱一听是帮队长的事,立刻拍胸脯:“没问题!林特派员放心!俺今天下哨就去分区驻地找陈特派员!一定把话带到!”
“谢谢你,铁柱。” 林岚露出感激的笑容,“也别太刻意,顺路问问就行。主要是别耽误你的工作。” 她再次强调了自然和低调。
离开抗大三分校,林岚的心跳才稍稍平复。信息己经通过铁柱这个“安全”渠道传递出去了。陈锋会如何理解“找门路买营养品”这个借口?他会明白这是“特殊情况”的信号吗?他会不会来?或者会以什么方式回应?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但至少,第一步己经迈出。
等待是煎熬的。林岚回到医院,加倍细心地照料顾明远,同时更加警惕地留意着周围的一切。顾明远似乎也感觉到了林岚平静外表下的紧绷,他变得更加沉默,常常望着窗外抗大的方向出神,眼神里交织着向往、挣扎和深沉的忧虑。林岚的那番话和吴明的到访,像两块巨石在他心中反复碰撞。他偶尔会尝试着用林岚教的方法进行深呼吸,试图平复那如影随形的恐惧。那个“共”字,不再是纸上一个孤立的符号,它开始与窗外那充满力量的歌声、那些年轻而坚定的面孔联系在一起,变得无比沉重,又似乎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两天后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将病房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顾明远刚喝下药,靠在床头闭目养神。林岚坐在窗边的小凳上,看似安静地缝补着衣物,耳朵却时刻竖着,捕捉着走廊外的任何动静。
突然,一阵脚步声在门外停下,随即是轻轻的叩门声。林岚的心猛地一跳!这个时间,通常只有查房的护士。
“请进。” 她站起身,尽量保持平静。
门被推开,进来的却不是护士,也不是吴明。一个穿着普通边区干部服、戴着旧军帽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帽檐压得有些低,遮住了部分眉眼,但那挺拔的身姿和沉稳的气质,林岚一眼就认出来了——是陈锋!
他手里拎着一个不大的布口袋,目光快速扫过病床上的顾明远,然后落在林岚身上,微微点了点头,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平静:“林岚同志,正好路过医院。王铁柱同志托我捎点东西,说是给顾明远同志补身体的。” 他扬了扬手中的布口袋。
林岚瞬间明白了!陈锋收到了信号,并且亲自来了!他以“王铁柱托带东西”为借口,合理且低调!她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连忙上前接过布口袋:“太感谢陈锋同志了!铁柱那孩子,真是有心,还麻烦您跑一趟。” 她的语气充满了“惊喜”和“感激”。
陈锋走进病房,随手带上了门。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顾明远。顾明远己经被惊动,睁开了眼睛。当看清来人是陈锋时,他的身体明显又绷紧了,眼中闪过一丝惊疑和不安。陈锋在临河一路上的沉默审视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顾明远同志,感觉好些了吗?” 陈锋走到床边,语气平和,听不出特别的情绪,就像普通的同志问候。
“……好……好一点了……谢谢……陈特派员……” 顾明远的声音嘶哑虚弱,带着掩饰不住的紧张。他下意识地看向林岚,眼神里充满了求助和茫然。
“慢慢来,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是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