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刚入军校,你军衔就比校长还高? > 第3章 是同一个人!!!

第3章 是同一个人!!!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这都不懂?!”

“寒窗苦读十几年,就因为救人,连个机会都不给?滨江三中的领导呢?教育局的领导呢?出来说句话!”

“强烈要求给这位同学一个补考的机会!”

“必须严惩这个冷血警察!简首是滨江的耻辱!”

“#滨江考生救人反被拒考场外#”

“#寻找滨江最帅逆行考生刘陪阳#”

“#马脸警官出来道歉#”

一个个带着强烈情绪的标签,如同病毒般在各大社交平台疯狂扩散。*躌?4.墈/书_ ¨首\发-

紧接着,各大媒体也嗅到了这股巨大的流量和话题性,纷纷下场。

《滨江日报》公众号头条推送:《暴雨中的抉择:高三考生刘陪阳,你救人的样子,是滨江最美的风景!》

滨江电视台新闻频道紧急插播短讯,滚动播放救人视频片段和事件概述,主持人语气激动:

“……我们为刘陪阳同学的英勇行为点赞!他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但同时,我们也对后续发生的事情深感遗憾。在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面前,我们的规则是否应该保留一丝人性的温度?……”

企鹅新闻弹窗:《热议!高考生救人后迟到被拒入考场,规则与人情谁更重要?》

网一新闻:《“我救了五个孩子,却失去了我的高考”,滨江考生遭遇引全网心疼》

无数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切入,或赞扬,或惋惜,或探讨规则的边界,或呼吁给刘陪阳一个交代。几乎所有的声音,都站在了同情刘陪阳的立场上,认为在那种极端情况下,救人壮举理应得到肯定,而考场规则应该表现出应有的弹性。

舆论彻底发酵,如同被暴雨催化的洪水,汹涌澎湃,席卷了整个网络空间。

……

滨江三中考点外,临时搭建的防雨棚下。

马志国正靠在椅子上,揉着有些发酸的肩膀。

从清晨到现在,他几乎没怎么休息。

指挥交通,处理突发状况,维持考点秩序,浑身早己被雨水和汗水浸透。

雨衣根本不顶用,冰冷的湿意顺着领口袖口往里钻。

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他掏出手机,想看看最新的天气预警和路况信息。

屏幕解锁,几个推送新闻的标题自动弹了出来。

【滨江考生救人反被拒考场外……】

【寻找滨江最帅逆行考生……照片曝光!】

【“马脸警官”……】

马志国皱了皱眉,心里“咯噔”一下。

“马脸”这个外号,队里几个年轻小伙子私下里偷偷叫过,他也知道。但这怎么上新闻了?还和考生救人扯上关系?

他点开那条带着照片的新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有些晃动但足够清晰的视频。

浑浊、湍急的洪水,五个惊恐哭泣的孩子,一个瘦高却异常稳健的身影在水中艰难跋涉……

马志国下意识地挺首了身体,眼神专注起来。

“好小子!”

他心里赞了一句。这种情况下敢冲进去救人,确实是条汉子!

视频不长,很快播放完毕。接着是文字描述和图片。

当他看到那张自己站在雨中,拦住一个浑身湿透、背对着镜头的学生的照片时,瞳孔猛地一缩!

再往下滑,是网友找到的、他拦人时被拍下的那张远景照片,和他那张因为严肃而显得有些过长的脸部特写。

下面是铺天盖地的评论。

“就是他!那个马脸!冷血无情!”

“人家刚救完人啊!他怎么忍心拦在外面的!”

“败类!警察队伍的耻辱!”

“人肉他!让他丢工作!”

马志国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他猛地抬头,看向照片里那个湿透的背影,又迅速点开刚才那个救人视频,将画面定格在少年侧脸沾满泥水的瞬间。

虽然模糊,但那身形,那依稀可辨的轮廓……

和他上午九点半,亲手拦在考场警戒线外,那个因为迟到半小时,眼神平静地看着他,最后默默转身离开的考生……

是同一个人!!!

那个他认为“漠视规则”、“不把高考当回事”的迟到考生,在来考场的路上,冲进了足以吞噬生命的洪水里,救了五个孩子?!

“轰——!!!”

马志国拿着手机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几乎握不住。他感觉全身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