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仔细观察每位常委的表情,试图揣摩他们的内心想法。
大家对赵立春,这种惯用手法早己熟悉,于是纷纷保持平静,毫无表情地坐着。
赵立春笑了笑,接着说:“那么,接下来请各位常委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
话音刚落,众人依旧面无表情,但心中却各怀心事。无论选择谁都显得棘手——一边是高育良的人,另一边是李达康的人。
“支持祁同伟同志的,请举手。”赵立春宣布道。
高育良率先举起手,紧随其后的是他派系的支持者。
李达康则冷静观察,却发现一件令他惊讶的事,刘省长竟然也举手支持祁同伟!这让他感到困惑不己,因为刘省长一贯保持超然态度,如今为何会偏向祁同伟?
“支持赵东来同志的,请举手。”
赵立春再次说道。
李达康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同时也有不少人响应。
统计完票数后,赵立春看着结果笑了起来。
“有意思,支持两位同志的人数竟然完全相等。”
“那我来说几句看法吧。”
赵立春微笑着开口。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迅速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毕竟,无论之前的表决如何,最终决定权仍在赵立春手中。
“首先声明一点,我的意见不会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对于这两位同志,我有一定的了解,简单评价如下。”
“两位同志的能力毋庸置疑,在公安系统中均堪称典范,都非常出色。”赵立春如此评价道。
“祁同伟同志虽然起步较迟,但最终得以晋升,逐步达到了省厅常务副厅长的职位。”
“我这里还有一件东西。”
赵立春带着笑容取出一封信件。
“这是刘厅长离开前写给我的一封推荐信。”
高育良注视着赵立春手中的信,神情依旧沉稳自信,仿佛己握有十足把握。
虽然信尚未打开,但作为政发委主任,他清楚刘厅长汇报过相关内容。
李达康在看到信时,脸色骤然变得苍白。
他消息灵通,自然明白这是刘厅长留给省里的信,但具体内容却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