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枪。
“为什么不用步枪?因为声音太大。为什么不用手枪?因为射程和威力不够。特种作战,要求的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用最合适的工具,达到最致命的效果。每一件装备,都必须是为任务量身定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人,是战术,是预案!”
林默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三十名队员,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知道同伴的任务。三组人,分进合击,互为犄角。这叫协同。”
“我有A计划,就必须要有B计划,甚至C计划。当张大彪的小队暴露时,我们为什么不慌?因为我们有预案!B计划立刻启动,提前引爆,虽然冒险,但保证了核心任务的完成和人员的最大化生存。”
这堂课,林默讲了整整一个上午。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第一次明白,原来打仗,不光是靠勇敢,不光是靠人多,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这么多科学!
这已经不是战术课了,这是一门艺术,一门关于“如何高效杀敌”的艺术!
课程结束,林默话锋一转。
“复盘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他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
“同志们,百团大战,即将打响!我们星火兵工厂,我们独立团军事技术学校,就是这场大战的发动机!是总部的武器库!”
他走到另一块黑板前,猛地拉开蒙在上面的布。
一幅崭新的武器设计图,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是一支造型极其简洁,甚至有些丑陋的冲锋枪。
枪身大部分似乎都是由钢板冲压拼接而成,而不是精密的机床切削。
“这是……”孙振邦作为机械系的高材生,第一个看出了门道,他失声惊呼,“林所长,这是……冲压工艺?!”
“没错。”林默点头,“我叫它,‘星火二号’。”
“传统的切削工艺,造一支冲锋枪,需要几十道工序,耗时耗力。但如果用冲压工艺,我们造一个模具,把钢板放上去,用大功率的机器‘哐’地一下,一个机匣就出来了!效率能提高十倍!甚至几十倍!”
“我们的目标是!”林默的声音充满了力量:
“在百团大战打响之前,让386旅、甚至晋西北地区所有的八路军部队,每一个突击连,都人手一支自动武器!我们要用钢铁的风暴,告诉小鬼子,什么他娘的叫火力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