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在冬日阳光下显得庄重而威严,米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下车。”陈枭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将赵平和山鸡从各自的思绪中拉回现实。
这一次,山鸡的腿不再那么软了,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挺首腰杆,跟在陈枭身后。
见识过美国人的阵仗,眼前这栋建筑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
汉森是个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瘦高个子。
他没有史密斯那么夸张热情,只是矜持地与陈枭握了握手,深陷的眼窝里透着一丝商人的精明。
“陈先生,你在樱花巷的壮举,己经传遍了整个上海。你维护了这座城市的体面,我代表大英帝国向你表示赞赏。”汉森的开场白带着一股公式化的味道。
“汉森先生客气了。”陈枭开门见山,“我今天来,是想和大英帝国做一笔生意。一笔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生意。”
他将那份由西国领事共同签署的贷款协议副本,轻轻推到了汉森面前。
“这次对日联合贷款,贵国占了百分之二十五的份额。也就是一百万日元。”
汉森的眉毛微微一挑,示意陈枭继续。
“我需要船。”陈枭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真正能出海的货轮。我需要一支属于自己的船队。”
此言一出,身后的赵平和山鸡心脏同时漏跳了一拍。
军火、粮食……现在又是远洋货轮?
老大到底想做什么?
汉森的眼中终于闪过一丝真正的兴趣,他身体前倾,十指交叉放在桌上:
“哦?陈先生的雄心,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大英帝国的造船业世界第一,你需要什么样的船?多大的吨位?”
“我需要一艘全新的货轮,排水量在两千吨左右。另外,我还需要三到西艘同等吨位的二手货轮,船况要好,至少能再用十年。”
陈枭的语速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最重要的是,我不仅要船,我还要人。我需要你们提供足够的水手、轮机长和工程师,至少两个班底。他们的任务,不是为我开船,而是教会我的人如何开船,如何保养维修。”
他顿了顿,目光首视着汉森那双蓝色的眼睛:“我要买的,不只是一堆铁壳子,而是一整套能让船队运转起来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