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八阿哥去了太后宫里,惠妃便时常跟着陵容去太后宫里,也不是日日都去,若是每天里都去上一回,难免让太后心里不舒服,明明都把八阿哥交给了太后教养,怎么,莫非还心存担忧不成?
这整日里来看,莫非是信不过太后不成?
惠妃自然不肯犯这样的忌讳,因此反而是隔三差五过去一回。^r-a+n+w-e¨n!z!w′w′.`c_o`m¨
自打接了给太后抄经的差事,十分上心,每日里从皇后那里请安回来,上午都会焚香抄写经书,不过几日的功夫就抄好了太后要抄的经书。
这日又同陵容来了太后这里,用黑檀木匣子装着抄好的经书,仍旧是采月跟着,惠妃手上还亲自拿着个匣子,陵容见了不由有些好奇。
“姐姐这是拿着什么?”
陵容担心惠妃拿些什么,若是真的思子心切,就怕伤了与太后的情分。太后也知道这事情轻重,对八阿哥十分上心,还赏赐了嬷嬷下去跟着一起照料,八阿哥好在也不是个闹人的性子,这小子本就生了一对桃花眼。
谁抱着就要对谁笑,这一下可把太后稀罕的不行,陵容见了也就放下心来,幸好她从前的时候时常去看八阿哥,再加上八阿哥经常和六阿哥还有七阿哥玩闹,性子也算是阳光开朗。6妖墈书蛧 更欣醉哙
等二人去了太后宫里,太后正在看首饰,桌上铺了满满一桌子,瞧着倒是金光闪闪,二人请了安,太后笑着说:“你们来了?正好陪哀家好好瞧一瞧。”
见太后的目光看着惠妃,惠妃笑着将手里的匣子开了放在桌上,又从里面拿出个抹额来向太后展示:“臣妾给您做了条抹额,虽然没有贵妃那样巧夺天工的手艺,可也是臣妾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还望您别嫌弃。”
太后笑着接过来一看,针脚倒是细密,但是绣活做的却是平平。只要有心,太后也不缺这一条抹额。
惠妃见了又从采月手里接来了匣子,开了取出来抄好的经书恭敬递给太后:“请您审阅。”
太后神情肃穆了些,翻开一看,果然是术业有专攻,惠妃这绣活一般,这一手字倒是瞧着有几分笔力,太后又翻了翻合上了经书,递给竹息说:“待会你送去宝华寺供着。”
这时候太后又露出些笑容来:“哀家想着还有不少从前的首饰,让竹息找了出来,有些还是当年孝庄老祖宗赏赐下来的,只不过哀家如今上了年纪,倒是不好再戴出去,你们二人一个是贵妃,一个是妃位,戴出去也体面。·求^书?帮* ~埂*辛′罪¢哙′”
原来这是要给二人赏赐,还没等陵容开口说话,一个嬷嬷神色有些凝重进来请安说:“太后,白太贵人没了。”
太后听了脸上的欢愉就少了几分,叹了口气说:“她比哀家年轻不少,没想到如今却是早早没了。”
陵容听了想了想,才反应过来这白太贵人是谁。
先帝时候那会儿,内廷都会有来自南方的女乐。而这些女乐,若是得到皇帝宠幸的话,便会成为嫔御。
白太贵人本姓陈,正是江南一带的地方官员,向朝廷进献的江南美女。
康熙五十五年时,先帝那会已经六十三岁,陈氏还能为其生下皇子,可想而知有多幸运,最起码后半生有皇子可以傍身。
其实在允秘之后,先帝还有一位皇子出身,只是这位皇子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
允秘便成为先帝实际上最为年幼的皇子,对于老来得子的先帝而言,自然是对他宠爱有加。
虽然陈氏得宠,但是并没有母凭子贵,被正式册封位份,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先帝病逝,陈氏仍旧是没有封号的庶妃而已。
其实并非陈氏如此,比陈氏入宫还要早的高氏(高廷秀的女儿)、陈氏(陈玉卿的女儿)都为先帝生下皇子或者公主,但都没有被正式册封。
还是皇上登基的时候,这才册封了先帝朝生育皇子但是没有封号的庶妃,都晋封为贵人,而其中便包括陈氏,被晋封成为了皇考白太贵人。
然而陈氏自打生产后身子素来不好,她向来低调,因此陵容等人和她接触并不多,既然没了,显然早早就被移送去了吉安所,真是可惜了。
太后没了兴致,陵容和惠妃就帮着竹息一起收拾桌上的首饰,陵容想着四阿哥如今都十一岁了,听说二十四阿哥允秘比四阿哥小五岁,如今也有六岁了,只不过皇上一向偏爱允秘,想来会疼爱体贴几分。
皇上这里,二十四阿哥允秘正在养心殿里哭着,皇上向来疼爱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