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在恋爱游戏中当百合配角的日子 > 第十七章 包裹

第十七章 包裹

生活的人。

————

凌晨四点,天刚蒙蒙亮,我便早早起来做准备。

手机发出收到消息的提示音,站起身从书桌上拿起手机,看到屏幕上跳出的是陈老师的消息。

还附带了一张婺源矿场的卫星地图,标注着三个红色采样点。

——【师同学,六点校门口集合,带好土壤采样设备。】

给陈老师回复“好的”消息,便放回书桌上,继续蹲下身体收拾东西。

宿舍里静悄悄的,舍友的床铺空着,显然又是在图书馆里面看书的彻夜未归。

我把防水背包拉开,继续将地质锤、ph测试仪和密封采样罐一一塞进夹层。

临行前,我特意把陈教授给的木盒也放了进去,打算还给陈教授这样贵重的物品。

毕竟,已经研究好了,并不需要留着这样有特殊含义的物品在自己这里。

六点整,学院门口停着辆银灰色越野车,陈教授靠在车门旁边站着看手表,见我走来,才放下手。

“上车吧,路上我给你讲讲婺源的情况。”

车子驶离市区,渐渐驶入连绵的山区。

陈教授从副驾翻出份泛黄的报告。

“婺源矿场二十年前因非法稀土开采被关停,但遗留的尾砂池和废弃矿洞一直没处理。”

“去年暴雨冲垮了沉淀池,重金属废液渗进下游农田,村民上访三次了。”

接过他递过来的东西,对于陈教授拿出来的东西,总是带有年代性的事情,也表示理解。

他指着窗外掠过的梯田。

“你看那片稻田,现在稻苗都发黄,检测出镉超标三倍。”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颠簸,我打开平板查看矿场的历史数据。~k?a¢n?s!h.u·h?o^u-.~c`o,m′

ph值2.5的酸性红壤、重金属浓度超标的地下水、还有三十年前开采时遗留下的石英管废料。

修复的难度,是很艰巨与困难的。

“陈老师,您说的废弃矿洞群具体在哪?”

我放大地图上的标记。

“翻过前面那座山就是。”

陈教授敲了敲车窗,回答道。

“当年开采稀土时挖了上百个矿洞,现在大多塌方了,但里面的废液池可能还没干涸。”

“你的二维硫化物过滤膜要是能派上用场,说不定能解决渗漏问题。”

车子停在山脚下,我们背上装备徒步进山。

越靠近矿场,空气里的酸味越重,路边的植被从翠绿变成枯黄,偶尔能看到死去的昆虫蜷缩在发白的土壤上。

“你看那里,那就是尾砂池。”

陈教授指向山谷里一片泛着金属光泽的洼地。

池子里的水呈暗紫色,表面漂浮着油状物质,池边的土壤结成硬块,像被烧焦的煤渣。

我蹲下身用ph试纸检测,试纸瞬间变成深红色。

ph值2.1,比预计的还要酸。拿出采样罐,进行采集。

“小心点,这土含氟化物。”

见我采集,陈教授皱着眉头嘱咐道。

见他递来一副橡胶手套,我愣了下,但还是乖乖地戴上。

“当年为了溶解稀土,用了大量氢氟酸。”

跟我解释这里形成的原因,我听到后,点着头表示知道了。

之后我和陈教授沿着池边寻找入口,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陈教授听到声音,有些疑惑地看着身后跟着的工作人员,确定道。

“奇怪,这地方不该有人。”

“……是的,我去看一下。”

点头示意之后,其中工作人员离开这里,前往有声音的地方。

循声走去,只见矿洞入口处有个老人,正用锄头敲打石壁。

他腰间系着褪色布,头发花白却梳得整齐,脚边堆着半筐石英碎片。

“老人家,您怎么在这?”

工作人员上前询问。

老人转过身,也有些疑惑地看着我们。

“挖点石英回去做釉料,景德镇的厂子收。”

他举起手中的石英管,管内壁还残留着淡紫色结晶。

“这玩意儿以前没人要,现在能换钱。”

听到老人这样说,我和陈教授就对视了一眼。

我想起陈教授说的石英管废料,凑近细看,便询问老人。

“您知道这管子里的结晶是什么吗?”

“稀土呗。”

老人咧嘴笑。

“当年挖矿的人嫌纯度低,全扔洞里了。”

“现在厂子说,这玩意儿掺在釉里,烧出来的瓷器会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