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抬眼打量摊主,估摸40来岁,头发和胡子带着少许花白,面容清癯,短褂打扮,衣衫不见补丁污渍,只是沾了点点木屑。跟街上其他的摊贩看似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这位老丈,木雕怎么卖?”
摊主停下手上的雕刻,看王鹏是个娃娃,漫不经心道:“小的100文,中间的500文,大的1两。”说完便不再理会,在他想来,这种小娃娃不可能买得起他的木雕。
好家伙!这么贵!要知道这边穷苦人家打散工,一个月工钱也就40文到80文,像李大嘴这种高薪职业,以前才2钱银子一月,就是200文,仅够买两个最小号的木雕。
这玩意不能吃不能喝的,就算家底稍微厚实些的人家,也不会舍得买。有这钱,买只鸡吃肉不香吗。三四斤的老母鸡才80文上下啊。
王鹏没吭声,又拿起个中号的端详。大概矿泉水瓶高度,雕的是棵松树上站了只老鹰。可谓栩栩如生,针叶脉络,羽毛纹理极致详尽,最传神的是鹰眼,明明没有任何上色,好似这只鹰活着一样在盯着你看。
王鹏越看越喜欢,这等手艺,放在他前世,妥妥的大师作品,能上拍卖行那种。
郭蓉蓉这时候整理好心情,来到王鹏身边蹲下,也开始仔细打量,她只是觉得雕的挺好看,尤其是手头的一对小福娃,好似她跟王鹏一样。
“这两个都要了!”郭蓉蓉财大气粗的递过去六粒银豆子,一钱一颗。对她这种大小姐来说,铜钱太重,银票太大额,平时出门带的多是这样的银豆子,偶尔也带少量的金豆子。
要知道,金银熔炼是有损耗的,古代金银纯度普遍不高,损耗率高达1%到5%,即使按最少得算,一斤就要损失一钱,相当于现代40万左右金子平白少了4000多块钱。换算成银子就是一两。普通老百姓做工加地里收成,一年顶多15到18两,这还是家里有房有田,工作也好的那批人,相当于现代的中产阶级。所以,不是特别大户的富豪人家,根本不会有这些玩意儿。
摊主接过后,微微掂了掂就收了起来,没像其他摊贩店铺一样拿牙咬,拿秤称。
“小友可以看看这个。”收钱后的摊主明显热情许多,随手拿起一个蘑菇状的东西,递给王鹏。
王鹏左右打量,越看越像灵芝,凑到鼻前闻了闻,啥味儿都没有。
“这个多少?”郭蓉蓉收好小福娃,看到王鹏手里的东西,直接开口询价。
“1两”摊子捋了捋胡子,淡淡接话道:“金子。”
王鹏被对方的大喘气噎的够呛,当即就想把东西还回去离开。
“好!这是10两银票。”郭蓉蓉毫不犹豫的答应,从小荷包中取出一张最小面额的银票。
银票这个东西,最小面额就是10两。不管是存金子还是银子,都统一换算成银子,然后出具银票。
王鹏怕小姑娘冲动消费,赶紧说:“别!这东西我不是太喜欢。10两太贵了。”
郭蓉蓉却不管他说啥,完成交易后拉着王鹏就走。
“蓉蓉,啥情况啊?”王鹏一头雾水,有钱也不是这样霍霍的。
“小鹏,我们回家。”郭蓉蓉没有解释,兴奋的拖着王鹏小跑。这可苦了他的小短腿了,只能大步跟上。
到了郭蓉蓉房间,小姑娘点起油灯,找出把匕首,满脸期待的在形似灵芝的物体根部钻了个小孔,过了会儿,孔里缓缓流出碧绿色液体,滴入准备好的茶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