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寒暖早晚叮咛一回。嘴上唠叨,眼里却难掩不舍。
姜义拉着儿子的手,语气格外郑重,连眉心都比平日里皱得深些。
“他日若得了娃儿,等呼吸法有了点模样,记得带回来,住上一阵。”
“李家药材多,这我不操心。可真要说磨性子、稳神魂,还是咱这山脚灵气足,那草地阴寒逼人,最合适不过。”
姜亮拍了拍胸口,点头如捣蒜:“记下了,爹。”
李文雅在一旁听着,也轻轻应了,眼底透出几分不舍。
马车是李家提前备下的,好马金辔,车厢封得严严实实。
姜明也特意自学堂赶来,一路送到坡下,目送着弟弟弟媳渐行渐远,直至尘土不见,才缓缓收回目光。
唯独少了一个身影。
小丫头姜曦,今儿早上谁也没瞧见,连饭都没吃一口。
也没人知道她又跑哪儿野去了。
等到姜义送罢马车,沿着山道往回走时。
才远远瞧见一道小小身影,抱着一怀灵果,脚步飞快往村口冲。
人未到声先到,果子叮叮当当地撞着衣襟,像是一阵小雨打芭蕉。
姜义站在道边,手背轻轻拄着额前,看她风一样刮过去,嘴角一翘,道:
“你来迟了,你二哥二嫂早走啦。”
哪知那小丫头却不服气,抱着果子气鼓鼓地一扬头,嚷道:“我追得上!”
那神情仿佛天大的事也要抢着补回来似的,脚下更不肯停,眨眼间便又没了踪影。
姜义也不拦她,只抬了抬手,虚虚一点:“去吧。”
语气淡得很,眼神里却有点笑意。
以这丫头那身轻功,追辆马车,倒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他便转了身,自顾自回了家。
哪成想,这一去,竟是从清早等到日头西沉。
暮色渐起,院中灯火初燃,柳秀莲在门口转来转去,急得都要出门去寻了。
恰在这时,才听见有人喊了一声:“回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村道尽头,一点熟悉的身影正慢悠悠晃回来。
人虽小,气势却足,一路走一路啃着野果,衣角沾着草叶,发梢乱得像是跟风打过一架。
可脸上却尽是笑,笑里透着股子“我心中有事,如今已了”的满意劲儿。
也不知她这一路,究竟折腾了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