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1章 山下压个猴

第1章 山下压个猴

余。

当初不过是连夜赶方案时,没忍住眼皮一沉。*0!0-小!说~网` ?最_新.章^节\更?新/快_

下一刻醒来,竟躺在这异乡山脚,衣不蔽体,亲旧皆无,连口干粮也寻不到。

那时候,也曾茫然。

幸好这村里人心不坏,东家一口饭,西家一勺粥,算是把这条命吊了回来。

姜义沉了三日,终是接受了现实。

于是抄起锄头,从这片连野狗都不愿待的荒坡上动手。

肩挑手刨,筑土垒墙,头顶烈日,脚踏泥水,也未曾吭声。

几年光景,愣是凿出十亩良田,盖起三间瓦屋。

虽不敢说富贵,却也风雨不惊,有锅有灶。

再往后,有了柳秀莲,有了那两个哇哇乱叫的小崽子。

也就算是在这异乡里,彻底扎了根了。

姜义那份心性,便也在不声不响间,变了个模样。

村里那些青壮,再兴冲冲招呼他上山。

姜义便只笑,不语,笑里透着点敷衍。

不是怕吃苦,是怕出岔子。

或许真是死过一回,晓得那生离死别是如何个冷与苦。

屋里一口热灶,两张稚气小脸,个个是牵心挂念。

这柴米油盐得来不易,便更不舍得沾染半分不确定的风浪。

地里劳作,也没了年轻时的那股拼命劲头。

锄头抡得松了,步子也缓了,只求一个稳字当头。

庄稼年年种,地也年年翻,可筋骨只有一副,得好生养着。

留得住身子,才守得住这屋檐下的灯火,才能多听些孩童夜啼与鸡犬声交错,才配得起那碗晨粥夜饭,一家四口围着炉火的安稳日子。

好在这两界村偏僻,静得像是被尘世忘了一笔。

没有吏役催粮征赋,也没有市侩跑来掏银子换命债,只偶尔山风掠过屋角,带点野草气。

姜义便守着这十亩薄田,顺着时节播种收割。

鸡鸭一群,时不时下个蛋,给饭锅添些颜色。

日子过得不紧不慢,也算稳当。

正自神游天外,一阵山风扑面,带着点泥土热气,也裹了股饭菜的香。

姜义抬头一瞧,柳秀莲正沿着田埂行来,手上端着个粗瓷大碗。

脚下走得稳妥,水灵灵的眼里含着嗔,一丝浅笑却藏不住自家人的心疼。

“我说你倒好,坐在这儿打坐成仙呢?这庄稼是你盯两眼,它就自己拔腿蹿起来了不成?”

她将碗递过来,手腕一转,那点笑意也跟着绿豆汤的热气一道,扑了个满面。

姜义接了过来,汤是新熬的,清清亮亮,解暑得紧。

仰头海饮一口,忍不住长吁一声,像把肚皮里那点暑热一并散了出去。

“这会儿倒也不急……娃儿们呢?小的我才听见撵鸡撵得正欢,大的那一个,又不知野到哪儿去了。”

“还能去哪儿?八成又蹿后山去了。”

柳秀莲说着,已接了锄头过去,弯下腰轻轻落锄,话里却带着点拗不过的笑意:

“那孩子啊,打小就跟那座山犯冲似的,偏生一根筋,扯都扯不住。”

姜义听罢,眉间微动,心头稍怔。

那座后山……

村里的老人每每提起,眼睛总要亮一下。

都说那地方,早先是没有山的。

某一日半夜,天上劈下个闷雷,连着三响,地皮跟着一颤。

等天一亮,原先平坦的荒地上,竟冒出座山来。

初时村里也不忌讳,胆大的、眼热的,提着刀背着篓,便兴冲冲地往里头钻。

可那山,怪得很。

路是有路,只是走不到深处。

进去三五里,转着转着,就又回到山脚下,仿佛整座山都在兜圈子。

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再往里头去,只成了村里小儿夜哭时的唬人话头。

自家这十亩薄田,正贴着那座后山的山根儿。

姜义年少时气盛,也不是没动过心思。

那会儿胳膊硬、腰板直,又无亲无故,胆子比现在肥出一圈。

有两回鼓起劲,提着干粮就往山里钻。

结果跟村里人说的差不离。

一脚踏进去,便像踩进了浆糊,天是灰的,树是歪的,前后左右都没个章法。

兜来转去,绕了一大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