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恼与释怀。沈归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可以坐下。台下观众给她鼓掌,灯光聚焦,整个空间似乎都被温暖的回忆与情感包围。
第二位上台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他拿着纸条,颤抖着站了起来:“我叫陈大海,已经八十岁了。我的人生经历了很多,现在我的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但他总是很忙,我们很少联系。每当我躺在床上,我就会想:我是不是被遗忘了?”他顿了顿,抬头看向台下,眼中闪烁着一丝渴望:“我不想再等着别人来给我关心,我想要主动去告诉儿子,我还在,我爱他。也许,我的爱太过沉默,他没有听见。”说到这里,老人略微停顿,深吸一口气,声音变得坚定:“我不再沉默,我要告诉他:我不希望在我离开时,他才知道我的心。”他说完,深深鞠了一躬。台下观众为他鼓掌,几位志愿者也用温暖的眼神回应他。灯光重新汇聚在舞台上,温暖而亲切。
在这段心声分享后,沈归举起话筒:“谢谢陈大海爷爷的分享,我们要明白,不论是沉默的爱,还是沉默的悔恼,都可以通过这段心灵对话得以释怀。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第二部分,情景剧部分,让我们一起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一下面对亲人时如何用真心表达。”
活动进入第二部分,三人和志愿者们与几位愿意参与的老人一起走上舞台,简单设置情景剧。舞台上放置一张小餐桌,志愿者与老人们分别扮演“子女”和“父母”,场景设定为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互动。随着角色之间的对话,情节开始展开:子女因工作压力回家迟到,父母因为担心而发火,最终在父母和子女真诚对话后化解误会,达成相互理解的桥段。
在剧中,父母与子女的言语虽然夹杂着争执,但随着情节的推进,彼此的心结逐渐打开。台下的老人们有的跟着一起表演,有的忍不住泪水打湿眼角。每一位参与者的表演都在默默揭示他们自己内心的无声呼喊:“我渴望被理解,我渴望被倾听。”随着情景剧的结束,沈归和陆焱向台下的每一位观众鞠躬,感谢他们的参与与倾听。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如何通过表达与倾听,化解心中的结。每一段话语,都是一个未曾说出口的心声;每一段情节,都是一场未曾完成的沟通。感谢你们的参与,让我们一同走进彼此的心里。”沈归的声音温暖而有力,台下的观众逐渐站起,掌声响起,很多人都被剧场的温情所感染,眼里闪烁着一种久违的光亮。
活动结束后,老人们与家人、志愿者依依不舍地告别,许多人表达了他们对这种活动的喜爱与希望:“下次可以再来吗?”“我们也希望能经常参与。”志愿者们笑着答应:“当然,下次我们会继续带来更多精彩的活动。”
三人离开时,阳光已透过树枝洒在路面上,温暖而灿烂。林静感慨道:“今天是最特别的一场活动,因为这里不仅有剧场的精彩,还有彼此之间的真心交汇。”陆焱也点头:“是的,这份温暖我们要继续带到更多地方,继续去照亮那些渴望被听见的心。”沈归微微笑着,看向远方:“共生剧场不仅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每个人心底的渴望。我们将不断前行,让这份光,永远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