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穿越1920民国边陲 > 第61章 建设与改革

第61章 建设与改革

出境,南北两处规划有两处小湖畔公园。”

林风听完,点了点头,说道:“规划得不错,但要考虑到以后城市的扩张,路面要宽一点,还要充分考虑下水系统,别一下大雨就全给淹了。”

这时,教育署杨署长来了。

林风问起小学教师招收的问题,杨署长面露难色,汇报说:“现只招收到 12 名老师,缺员很大,我们现在也派人去本县府和周边县府招人了。”

林风理解地点点头,在这个时代,知识分子是稀缺资源,也不能过分责怪他们工作不努力。

他说道:“不急,慢慢招,实在不行,到时动用系统兑换。”

“找你来,是因为以前我对小学堂考虑不周全。”

“小学堂今后不仅要负责孩子们的教育,还担负着给村民扫盲和灌输文化知识的重任。另外,因为有些队离村部较远,孩子们必须住宿,而小学生年龄又太小,生活必须要有专人照顾。”

“所以,食堂要负责孩子们的 3 餐,还有个人卫生、洗衣、洗澡这些都要有人管理。”

“后勤人员可以优先招用老师家属,洗衣的事可以外包给当地农村妇女们。”

“以前以为补一餐就够了,现在看来是不够的。”

“餐补标准,不管孩子们大小,每人一天一斤米,一天一颗蛋,两天一顿肉,小菜嘛,一天半斤。”

“将来等有了制衣厂,还要统一服装。这些你出一个方案,看看要安排多少人员、需要多少经费。”

林风稍作停顿,又接着说道:“小学的图书馆晚上也对村民开放。”

“上午时间按 5 天半上课,每日除了星期六外,要有一节体育课,其他课程具体上什么课,由你们安排,先解决有无的问题,等将来再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科目进行增补优化。”

杨署长一边认真听着,一边快速记录。

等杨署长记录完,林风又问道:“中学的事怎么样了?中学现在不用租地了,你们派人把刀家大宅收拾下,暂时就设在那,这样你们需要几天能把中学开起来?”

杨署长停下笔,说道:“三天吧,应该可以开学。”

林风点头道:“嗯,这样,三天后开学时,我会亲自参加开学典礼。”

“李署长也在这里,你等会儿和他商议下小学堂设计问题,看看有哪些需要补充的。”

“李署长把这完成后,每份图纸复制九份,留一份你们保存外,都交给我。”

“你们去忙吧,帮我叫下林乡长、税务署王署长、民政署李署长和警察林署长来我这一趟,谢谢!”

说完,李署长和杨署长便退出了办公室。

等人出去后,林风揉了揉太阳穴,这些繁杂的事务确实让人有些头痛。

但他知道,这是推动乡村发展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不一会儿,二叔公、林岚和税务署署长等人过来了。

林风让他们坐下后,说道:“这次找你们来,警署这边需要上处理查禁烟土的事,你们派人去红岩村和户育村处理下罂粟种植的问题。”

“让他们把己经种植的罂粟全部毁掉,改种粮食时间上还来得及。”

“为了降低你们执行难度,乡政府这边按每亩补偿种植人一石粮食,注意不是补给地主,先教育,拒不服从的逮捕判刑。”

“同时起草一个禁烟行政令,加重对种植、贩卖的处罚,对种植面积超过一亩和贩卖超过10斤的首接断死刑。”

“对吸大烟的烟民进行强制戒烟,找下医院那边配合你们,戒烟场所找林乡长安排一处查封刀家的产业做为戒毒所。“

税务署这边,今后取消田亩、人头、厘金等税种。

将来税收只征收关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印花税、遗产继承税、固定资产增值税。

这些征税标准,税务署这边要定一个合理的标准。

我这里有个建议:“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暂定为每月收入 20 块大洋,按收入成阶梯收税,收入越高征的越多,每隔几年根据当时的工资收入标准再调整。”

“税务署先起草一个废除田亩税、人头税、厘金税的行政令,在行政令中一定写明月各地主和头人不得再加租,否则重罚。”

“各项税收制定好征税标准后,经我审批,再发布行政令。”

“人事署这边,要制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标准,周上班时长,周加班时长,加班薪资标准和管理细则等。”

我的建议是:“一天上班时间定为8小时,超过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