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
萧天策眼睛一亮,仿佛茅塞顿开。
他提起桌案上的毛笔,蘸饱了墨,手臂一挥。
在宣纸上,龙飞凤舞……不,是鬼画符一般,写下了两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美人!
写完,他还颇为满意地端详了一下。
嗯,言简意赅,直抒胸臆!
曹华在一旁看得清楚,差点一口茶喷出来。
他强忍着笑意,转过头,不想再看萧天策那得意洋洋的表情。
这一转头,正对上不远处肖景明投来的,充满挑衅和不屑的目光。
那厮正得意洋洋地看着自己这边,嘴角挂着一抹极其欠扁的笑容。
肖景明身边的那位中年先生,则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捋着胡须,微微点头。
曹华心中冷笑。
呵,跟我斗?
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降维打击!
略一思忖,已是胸有成竹。
他提笔,在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两句。
字体算不上顶尖书法,却也清秀工整。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萧天策写完自己的“大作”,正自我感觉良好呢。
他凑过来看曹华写了什么。
纸上就两行字,看起来倒是比他那两个字复杂多了。
“写的啥玩意儿?弯弯绕绕的。”
萧天策皱着眉头,表示看不懂。
“什么意思?”他瓮声瓮气地问道。
曹华淡淡一笑:“美人。”
萧天策闻言,撇了撇嘴,一脸鄙夷。
“切!”
“就你们这些读书人,麻烦!”
“说个美人还整这么多虚头巴脑的词儿。”
“哪有我这两个字来得直接?简洁明了!”
萧天策对自己那“美人”二字,充满了迷之自信。
他心中暗忖:这曹华,油嘴滑舌是第一名,坑蒙拐骗是好手。
论起真才实学,怕是还不如我老萧呢!
至少我老萧还认识几个大字!写的字也比他有力道!
这小子写的这两句,估计是哪个犄角旮旯抄来的,故弄玄虚罢了。
很快,一炷香的时间就要到了。
妙音坊的侍女们开始穿梭于席间。
一名面容清秀的小女童,提着一个小巧的竹篮,开始挨桌收取才子们的诗作。
在场众人,大多都面带自信,觉得自己今日必能拔得头筹。
尤其是那些平日里在文坛小有名气的才子,更是昂首挺胸,顾盼自雄,仿佛清寒姑娘的闺房已经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肖景明那边,更是稳如泰山。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呷了一口。
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眼神却是不屑地朝曹华和萧天策这边看了一眼。
心中冷哼:两个土包子,也想跟我争?
我身边这位,可是堂堂杜先生!
杜先生当年科举,可是位列榜眼!
若不是家父慧眼识珠,爱才惜才,将他招揽入相府,如今怕是早已身居朝中要职!
现在虽在相府的藏书阁修书,但其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岂是尔等这些庸才能够想象?
杜先生刚才作的那两句诗,我也看过了。
当真是……惊才绝艳!
清寒姑娘,以及她背后的药材渠道,非我莫属!
等着吧,曹华,萧天策!
等我抱得美人归,掌控了药材,看你们还怎么嚣张!
女童收齐了所有诗稿,恭恭敬敬地呈送到了高台之上。
清寒姑娘接过那一叠厚厚的诗稿,并未亲自批阅。
她只是素手轻扬,将诗稿递给了身旁一位同样戴着面纱的侍女。
想来这位侍女,便是代为评选之人,或是精通此道的雅士。
片刻之后,那侍女微微躬身,凑到清寒姑娘耳边,低声细语了几句。
清寒姑娘那如秋水般的眸子似乎闪过一丝微光,臻首轻点。
台下众人见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谁?
究竟是谁的诗作,能得清寒姑娘青睐?
那名收诗的女童再次走上前来,手中捧着一张单独的宣纸。
整个大堂,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女童手中的宣纸上。
仿佛那不是一张纸,而是决定他们命运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