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没有同时传召三大营统帅的情况发生。~比!奇′中^文+网` ?更!新,最*全¢
大宸是以武建国,所以在大宸建国之初,武将的地位颇高,功高震主者不知凡几。
待后来大宸江山稳固,太祖皇帝说是鸟尽弓藏也好,说是为了防止后世子孙受制于骄兵悍将也好,处理了不少开国功臣,慢慢剥夺了开国猛将们的兵权。
大宸太平了两百余年,重文轻武之风越来越严重,武将之势日颓,文官之权日盛。
到先帝那里,包括三大营在内的大宸军队的实际管理权,基本上都控制在文官手里。
每逢皇上要下达什么命令到达军营,必须先经内阁票拟,也就是一定要经过黎阁老一干人的手,之后再由兵部尚书具本上奏,最后再由提督内臣去宣诏。
那些披甲执锐的统帅,别说面圣,就是军报奏章,也得经过以内阁阁老们为首的层层文官过目,才能到达陛下面前。
他们这些本来征战沙场的血性汉子,却对一群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文官俯首听命,真真憋屈。`秒/章/节.小?说,网\ !更\新?最!全-
所以今日一大早,收到陛下旨意,传他们入宫,三人心中疑惑之余,也忐忑不已。
到了皇宫,发现另外两大营的提督也都在,三人俱是心头一震。
圣谕竟绕过内阁,越过兵部,越过都督府,直达三大营,更让人心惊的是,三大营提督同时奉诏觐见,陛下这分明是想要将京畿兵权尽数攥在手中啊。
但奇怪的是,他们进了御书房之后,就发现,皇孙小殿下和九殿下也在,若是涉及朝堂大事,陛下为何又让两个孩子在场?
几人便又看不明白了。
裴泊苍好奇打量三位武将旁坐着的三位太监:【阿驼,你扫扫那三个太监,先看看他们是干什么的?】
小羊驼快速扫完,答:【是皇帝派往三大营的提督内臣,也就是监督用的。】
裴泊苍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派太监去监督军队?】
小羊驼:【因为太监依附皇权,没有家族势力,所以皇帝们更放心,不过先帝宠信宦官,导致朝纲混乱。_0+7·z_w¢..c·o^m/】
裴泊苍接话道:【我知道,我听我爹爹和我娘亲聊天的时候提过,我太爷爷那时候,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几乎只手遮天,别人还都管他叫九千岁呢。】
小羊驼:【正是如此,所以到了昭庆帝这,他就十分忌讳太监手上掌权。】
【但积习难返,内廷十二监的势力在宫廷中盘根错节,一时难以清理干净,所以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昭庆帝还是依着旧例在执行。但派去军中监军的太监也只是个摆设,昭庆帝心里其实并不信任他们。】
裴泊苍:【那这三个太监是好人吗?】
小羊驼搜了搜:【除了利用职务之便,在三大营索贿外,也没干什么大的坏事,但是也没干什么好事就是了,不过他们所做那些不成气候,身上没什么大的剧情。】
裴泊苍:【那就不管他们,那三位武臣提督呢?他们是好人吗?当初我皇爷爷和我四叔接连出事,他们都没有动静,他们那时候是不是反了?】
车阁老和萧阁老对视一眼,都暗暗赞叹皇孙小殿下的聪慧过人,小小年纪,竟能问到点子上。
大宸国祚,后继有人啊。
小羊驼:【这三位武臣提督都是昭庆帝上位后亲自任命的,三人对昭庆帝的忠心还是毋庸置疑的。】
昭庆帝和太子对视一眼,都微微点头。就说这三人应该不会反了才是。
听到这里,昭庆帝执笔沾墨,在预先准备好的“内阁大学士花名册”上的空白处,快速写下三位提督的名字。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就听小羊驼又说:【但后来,太子,昭庆帝,四皇子接连出事之后,这三位提督和大部分朝臣一样,并不看好小主人你一个孩子做皇帝。】
听着那略显古怪的声音,还有那声音说出的内容,三位提督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地指了指自己耳朵,脑袋凑近,不约而同低声询问:“不知可听到?”
结果三人全都点头,示意他们都听到了。
原来不是自己幻听,三人俱是神色骤变,不约而同四下环顾。
正好对上昭庆帝略带警告的目光,又见太子朝他们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三人只得勉力维持平静,实则如坐针毡,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说话的神秘男子是谁?为什么说陛下,太子殿下,还有越王殿下都出了事?还说什么他们不看好小主人当皇帝?
还有,小主人又是谁?那神秘男子又是谁啊?他在胡说八道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