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许阳转过头,缓缓的对大长老和钱老等人道:“我们的“炎龙-1”电磁轨道炮,安装在南海舰队的新型驱逐舰上,炮管采用月球岩石3D打印的耐高温合金。
依托可控核聚变提供的强大电力,其发射的钨合金弹丸初速达到25马赫,能在200公里外击穿10米厚的混凝土掩体。
试射时,靶船在爆炸声中化为碎片,冲击波掀起的巨浪让观测船上的西方记者目瞪口呆。”
接着他,走打开新的屏幕页面,道:““昆仑”太空战机,机身覆盖着从月背带回的外星材料,能在大气层内外自由穿梭。
战机搭载的“极光”激光武器,利用核聚变能量转化的超强光束,可在0.3秒内摧毁近地轨道卫星。
杨老团队破解的非欧几何能量约束技术,让激光的射程提升至传统武器的8倍,成为对抗“天网系统”的利器。”
最后,他大声道:““复生”防御系统:将抗癌药剂研发中掌握的生物识别技术与防空系统结合,能精准区分友军和敌军目标。
部署在首都周边的该系统,可同时拦截100个来袭目标,包括搭载暗影族技术的巡航导弹。其核心芯片由龙国自主研发的5纳米工艺制造,彻底摆脱了对西方国家的技术依赖。”
“主席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时候让他们见识龙国的力量了!”
许阳话音落下,台下传来轰鸣的掌声。
与此同时,龙国也正式开启了战争动员。
战争动员令下达的那一刻,龙国大地沸腾起来。
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学校,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投身到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
在东重工业基地,退休的老工人重新回到工厂,带着年轻的徒弟们加班加点生产坦克装甲。
一位80岁的老焊工,戴着老花镜坚守在岗位上,他说:“当年我爹为了造坦克对抗侵略者,现在轮到我了,我要让这些铁家伙成为保卫国家的利器。”
工厂的机器24小时不停运转,钢水浇铸的声音响彻夜空,仿佛在诉说着龙国人的决心。
南方的电子厂里,工人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
为了提高芯片的生产效率,他们日夜钻研,不断改进工艺。
流水线上,一个个凝聚着智慧的芯片被生产出来,将用于各种先进武器装备。
年轻的工程师们放弃了休假,吃住在厂里,他们说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退缩,要用我们的技术为国家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农村地区,农民们也行动了起来。
他们加大了粮食种植面积,确保战时的粮食供应。
村里的青壮年男子组成了民兵队伍,在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学习使用武器。
妇女们则组织起来,为前线的战士缝制衣物、准备干粮。
一位农村大娘,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面,她说:“我没什么大本事,只能多做点干粮,让孩子们在前线能吃饱饭,有力气打胜仗。”
学校里,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到战争动员中。
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国防知识,开展军事训练。高校的科研团队更是全力以赴,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战争中。
一群大学生研发的无人机侦察系统,能精准获取敌军的部署情况,为部队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城市的街头,随处可见征兵站前排起的长队。年轻人们踊跃报名参军,他们眼神坚定,脸上写满了保家卫国的决心。
一位刚满18岁的青年,在报名表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朗声说:“我要像英雄们一样,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国,绝不让西方国家和暗影族的阴谋得逞。”
网络上,全民参与的热情同样高涨。
志愿者们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战争贡献力量。
程序员们开发了各种安全防护软件,保护国家的网络安全;
设计师们为武器装备设计了更优化的外观和结构;
普通民众则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正能量,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士气。
龙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战争动员的激情。
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准备,更是一场全民的精神凝聚。
正如大长老所说:
“我们拥有先进的武器,更拥有团结一心的人民,这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