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高考落榜后:我手搓热气球空降白宫 > 第119章 无耻灯塔

第119章 无耻灯塔

用力攥着钢笔而泛白——这是他申请的第17次经费,又被打了回来,审批栏里的红笔批注像根刺:

“项目与国家安全无关,且申请人健康状况堪忧,建议终止。”

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系主任带着两个西装革履的人站在门口,语气里的轻蔑像冰碴子:

“杨,你的癌症诊断报告我们收到了。”

他晃了晃手里的文件,“说实话,72岁的人,手抖得连移液枪都握不稳,还占着我们的超导实验室——这不合适。”

其中一人突然嗤笑出声:

“龙国不是很厉害吗?月球背面都能去,怎么还让你在这讨经费?”

他故意撞了下实验台,架子上的样品管哗啦啦摔下来,蓝色的液氮溅在杨老的白大褂上,瞬间凝结成霜。

“听说你们国家的‘人造太阳’缺低温技术?可惜啊,你带不走这里的任何数据。”

走廊里的学生们窃窃私语,有人举着手机偷拍,镜头里的杨老佝偻着背,像株被寒霜打蔫的芦苇。

但没人看见他藏在白大褂口袋里的手,正紧紧攥着个U盘——里面是他三年来偷偷备份的超导材料临界温度数据,这些本该属于合作项目的成果,此刻成了“国家安全机密”。

回到租住的公寓,邮箱里躺着封驱逐通知:

“鉴于您的科研活动未对我国产生‘实质贡献’,签证将在30日内失效。”

电视里正播放着龙国“嫦娥七号”从月背传回的画面,主持人说“我国的超导材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杨老突然捂住脸,浑浊的泪水从指缝里渗出来——那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正是他十年前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深夜的越洋电话里,许阳的声音带着焦急:“杨老,这边已经给您准备好了实验室,低温设备比麻省的还先进。”

杨老望着窗外的自由女神像,突然笑了:“许阳,还记得我说的吗?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他们说我老了、病了,可我这脑子,还能为国家再拼几年。”

收拾行李时,他把所有荣誉证书都留在了抽屉里,只带走了那支用了二十年的钢笔和U盘。

房东来收房时,看见墙上贴着的龙国地图,阴阳怪气地说:“你们国家连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回去能干什么?”

杨老没抬头,只是把“龙国科学院院士”的聘书轻轻放进箱子,封箱胶带扯出的声响,像在和这个国家做最后的切割。

肯尼迪机场的安检口,海关人员翻出他的实验记录本,指着上面的公式冷笑:

“这些鬼画符,带到龙国也没用。”

杨老突然挺直腰板,用流利的中文说:“等我们的可控核聚变电站发电那天,记得看新闻——里面有我写的公式。”

飞机起飞时,杨老望着舷窗外逐渐缩小的城市轮廓,突然解开安全带,从包里拿出个小本子。

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月背的氦-3样品,建议用钇钡铜氧涂层的容器储存……”

阳光透过舷窗照在纸上,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像在书写一个老科学家最后的冲锋号。

他知道,回国的实验室里,许阳和年轻人们已经搭好了设备,就等他带着数据落地。

那里没有嘲讽,没有经费卡脖子,只有一群愿意为科学拼命的人,和一个需要他的祖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