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钻研的结果,更是国家对基础科研的重视,才让我们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蓝天上。”
大长老笑着点头,指了指茶几上的文件:“中央已经决定,给‘龙骧号’研发团队记集体一等功,奖金会投入到《龙跃》期刊的升级项目中——要让更多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有平台把智慧变成力量。”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道:“钱老,许阳,你们记住,科技兴则国运兴。‘龙骧号’的胜利告诉我们,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只能靠自己踏踏实实地干出来。”
钱老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是他年轻时绘制的战机草图,边角早已磨破。
“大长老,这是我五十年前的梦想,今天终于在许阳他们手上实现了。”
老人的声音里带着释然,“龙国的科研,终于从追赶到了领跑。”
大长老接过笔记本,轻轻翻开,阳光照在泛黄的纸页上,那些模糊的线条仿佛与“龙骧号”的蓝图重叠在一起。
“这就是传承啊。”他合上笔记本,递还给钱老,“从你们这代人手里接过的接力棒,现在传到了许阳他们手上,还要传给更多年轻人。”
大长老这时站起身,打开窗户,望着庭院里的青松说道:“下个月的国家科技大会,我要亲自给‘龙骧号’团队颁奖。告诉所有科研工作者,国家永远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只要是为了龙国的强大,再大的投入都值得,再高的荣誉都该给。”
许阳跟着望去,书房的窗棂在阳光下勾勒出温暖的轮廓,仿佛能看到无数像钱老这样的前辈,正透过时光的缝隙,对着今天的成就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这份嘉奖不仅是给他们的,更是给所有为龙国科技腾飞默默耕耘的人——那些在实验室里熬过的夜,在演算纸上写下的公式,终究都化作了照亮前路的光。
……
灯塔国国防部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们的提问像密集的子弹,射向发言人紧绷的脸。
“为什么波斯国宁愿用石油换龙国战机,也不买我们的F-35?”
“欧洲盟友取消了120辆M1A2坦克的订单,转而采购龙国的重型装甲车,您怎么看?”
发言人攥着发言稿的手青筋暴起,反复重复着“灯塔国武器仍是世界标杆”,却掩不住声音里的慌乱。
五角大楼的紧急会议从清晨开到深夜,作战地图上标注的“传统盟友”区域,正被代表龙国武器的红色箭头一块块吞噬。
陆军参谋长将一份沙特的军购清单摔在桌上,清单上“拒绝F-15EX,采购龙国‘龙骧’同款防空系统”的字样刺眼夺目:
“他们连我们的王牌战机都不要了!这是自冷战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
空军部长则盯着沙东国的生产线照片,声音发颤:
“‘龙骧号’的技术转让协议里,连我们一直封锁的矢量喷口数据都包含在内——那些国家现在看我们的眼神,就像看过时的古董。”
军工复合体的股价在一周内暴跌17%。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EO在股东大会上被质问得哑口无言,当股东举着龙国电磁炮的测试视频,问“为什么我们的电磁炮还在实验室,他们已经能出口了”时,他只能用“技术迭代需要时间”搪塞,台下的嘘声差点掀翻屋顶。
网络上的愤怒与恐慌更是如野火燎原。
推特上,#灯塔国武器不行了#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点开全是各国弃购灯塔国武器的新闻。
“波斯国用石油换龙国战机,而我们的F-35还在掉零件”
“欧罗巴买龙国装甲车的钱,原本是要给我们的坦克订单——这就是所谓的‘领导力’?”
嘲讽与自嘲交织,有人翻出十年前“谁敢不用灯塔国武器”的狂言,配上如今空荡荡的军售展台照片,获赞数百万。
论坛里的争论演变成激烈的骂战。
鹰派网民高喊“应该对采购龙国武器的国家实施制裁”,却被现实数据打脸:“沙特的石油我们不能断,非洲的矿产我们需要,怎么制裁?”
有人贴出龙国武器的技术参数,对比灯塔国同类产品:“‘龙骧号’的隐身涂层雷达反射面积0.01㎡,我们的F-22是0.05㎡——差距摆在这,凭什么让人家买贵的?”
更有人翻出巴黎学术会的视频,霍格嘲讽龙国学者的片段被配上“现在知道谁才是骗子了吗”的字幕,评论区一片“脸疼”的刷屏。
脱口秀节目里,主持人拿着龙国的电磁炮模型调侃:“以前我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