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唐宫奇案之失六骏 > 第十五章 从长安,到洛阳

第十五章 从长安,到洛阳

,江山就此定鼎,大唐一统指日可待。”李贤叹口气,“只可惜,武德二年刘武周宋金刚的异军突起,打乱了朝廷规划,导致我军主力被迫前往山西河东应战。秦王只能眼睁睁瞧着本来布置妥当的中原局面慢慢恶化,王世充一边攻城掠地巩固洛阳地盘、加强四面纵深防御,一边登基称帝、僭号建郑,与我皇朝东西对峙。?j_w¢x*s?.^o¢r*g^”

婉儿瞄一眼阿浪,见他毫无插嘴的兴趣,只得继续给李贤搭下茬:

“那投靠突厥人的伪定杨可汗刘武周,虽命中注定,要败在先帝手上,却也给皇唐闹出好大麻烦。当时的王世充,还有河北窦建德、梁楚萧铣、江南杜伏威……天下所有反王诸侯,都十分感激刘武周吧?感激他突然南下,把我军主力拖入山西泥潭,给了各家从容坐大的机会。”

“是啊,所以先帝打赢河东一战以后,不顾军将疲劳、粮草紧张等诸多困难,休整一个月,就再出潼关东征……”

阿浪骑马随在李贤身边,心不在焉听着二人议论讲古,直到东方天际中群山之间的那座关城隐隐浮现,他才有些留意,扬鞭指着问:

“那就是潼关?人们嘴里说‘关东关西’,就是指那座关城以西的地盘?”

“也有一说,是函谷关以西。”李贤答道,“后汉书隗嚣传云,王元说隗嚣: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可见关西山河形胜,古今圣贤皆深知……”

他讲说太宗皇帝征战事迹,因为涉及到找寻六骏差使,阿浪还能勉强听听。这一开始寻章摘句究诘坟典,婉儿眼瞅着阿浪直往后退,恨不能立刻消失的模样,不由得又好笑又替他担心,连忙接话:

“先帝亦有入潼关诗云: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就不知这诗是哪一年所作了,看词句写于冬天,那该不是出征洛阳那年。”

李贤摇头:“不是。先帝那年是盛夏出征,而且那一仗打了一整年,太苦了,全靠‘水磨琐细蹀躞纠缠’,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稳攻,强攻,硬攻,他老人家估计没时间也没兴趣写诗吧。”

婉儿点头称是,打心底赞同。当年她抄写实录,抄到这一战前半段时,乍看只觉枯燥乏味,全都是日期人名地名,她还抄错了不少。母亲检查抄本时责骂了她,叫她细看附后的地图理解战况。母亲还记起不少当年父亲的议论,母女俩越谈越心惊钦佩。

那一战,唐军没有什么出其不意的奇谋妙策,也没有可供传说讴歌的长途奔袭、雷霆反击,只是一点一点挤压摧碎王世充在洛阳外围布下的严密防御体系,这个过程持续了七个月之久。

王世充坐拥旧朝都城、几大粮仓、骁果劲卒、瓦岗众将,本人亦颇具武略雄才,他与关中唐室深知颇此才是逐鹿宿敌,这一仗迟早都要大打。两雄对峙,知已知彼,实力相近,就没有多少诡诈回旋余地,只能硬拼死挤,看谁出错少、打赢多、死人少、粮食多,此消彼长、积跬步以至千里。

通常打这种长时期的对峙消耗战,有经验有耐心的老将军更有优势。可唐军主帅秦王世民,那年不过二十出头,就和如今他这一对孙儿和外孙年龄差不多呢。

雍王一行穿过新安城,登上山坡,李贤指着谷下流淌的溪水“慈涧”,给阿浪和婉儿讲,当年唐军与王世充军在这里遭遇,郑家大将单雄信险些一槊刺中太宗皇帝肩头,幸得英公李世勣拼死救出。然而绝不肯吃亏的秦王还有闲心乘势反击,最后俘虏了一员郑军将领才收兵回营,灰尘蒙面人形不辨,守营门的将士不敢开门,做主帅的脱了盔胄才得进营。

“只脱头盔能看出啥?”阿浪笑得不怀好意,“还得卸甲吧?脱衣裳吧……”

婉儿忍着笑,看这对表兄弟呵斥厮闹。她又跟李贤一唱一和,议论唐军主营向东开拔到北邙山,驻扎下来遥遥威胁洛阳城,秦王派出四支偏师,分别向北过黄河取河内、向南绕下去攻龙门、另两支去袭占回洛、洛口两大粮仓。

这一驻营,就从武德三年八月一直蹲到了武德四年的二月。其间大小战斗打了无数,秦王立马北邙山,指挥着各路偏师东冲西突南北纵横。自己蹲得气闷手痒了,也率亲卫精锐“玄甲军”下场冲锋陷阵,每战告捷,逐渐一颗颗拔掉王世充在洛阳之外布下的守御点,撕破防卫圈,让郑国都城变成一座四面楚歌的孤城。

“你们知道有个嵩山少林寺么?”李贤问婉儿和阿浪。他们一行已经上到北邙缓坡,驻骑远眺,洛阳大城赫然在望。李贤手指向洛阳东南:

“少林寺在那边的山峦深处,离得很远。唐军从西北进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