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唐宫奇案之失六骏 > 第七章 传说中的六骏呢?

第七章 传说中的六骏呢?

.o\m′你是哪队的?”

“本乡西页沟的,领队徐锄头!”阿浪答,“这两天就在越国太妃墓那边干活呐,一查就有!”

“那你——”

“既然——”

“这就——”

三四人同时开口,话音纷乱。此时远处忽然又传来一声“轰隆——”,声音不大,却立刻让所有人都闭嘴了。

这帮贵人相互看看,似乎刚刚想到自己仍然立在山道上、峡谷中,附近到处都随时可能崩塌滑坡,实在不是审犯人的好地方。一个满脸胡子的大汉劝:

“二郎,既不肯退下山,那就抓紧先去北司马院吧!那地方好歹平坦些,夯地加固铺了石板,比这里安稳。”

说得好有道理,阿浪暗赞。你们这些人的命多金贵,快走快走,不用理会我这个小工,把我丢在这里自生自灭就好。

可惜没这么便宜的事。那穿紫袍的雍王确实下令继续上山,却命人把阿浪的手绑起来,用条索子牵着他,也一起去北司马院,准备到那里再继续审。阿浪再三说“不用绑我不会跑”,根本没人听。

叹一口气,他只能束手就缚,跟着一群人往北司马院爬。他其实知道这个“雍王”是谁,太宗孙子,当今皇帝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嘛,名叫李什么来着……对了,李贤。

这位亲王殿下英俊骁勇的小模样,应该非常招他祖父祖母的喜欢。万一安卧山中的太宗夫妇想把孙儿长留膝下,聊天说话共享天伦之乐……嗯咳,阿浪知道“陪葬昭陵”是朝臣的莫大荣耀,但那陪葬还是留到寿终正寝后再行才好吧。

一行人爬山不快,到北司马门时,太阳已经被西阙顶部的飞檐遮去一半。这是一组非常壮观的双阙门殿房屋建筑,正门前方左右各有一座三出阙台,台上檐顶层层递升,轮廓重叠交织。左右阙后又都有廊房列戟,廊房尽头,才是庑殿式的北司马门,也是高筑在台级之上,宽阔威严。

阿浪此前多次到过这里,不过都是由角门出入。这次雍王贤是奉使而来,队伍走了正门右侧门道,穿门殿南行而出,眼前又是一片大庭院。

院中修整出了三四级大台基,顺着山势向南递次抬高,两侧砖墙蜿蜒合围。地面由大小不等的砖石散铺,只庭院正中的御道,全由整齐条砖砌墁,一直朝九嵕山峰顶方向延伸上去。御道尽头最高处,又有一座大殿,是北司马门院的正殿。

阿浪没进过那座正殿,但听人说过,那殿里供奉着太宗皇帝夫妇的衣冠神主。他进过的是正殿两侧的长条廊房,左右均与正殿垂直,共同组成“凸”字形,廊顶下影影绰绰地立着似屏风和人像的物事。

在如此险峻的高山上,修建气势如此雄伟的宫院殿堂,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且不说,就是要长期维持,也不容易的。从山下一路爬上来,他们中途遇见了不少拉车扛石埋头劳作的陵工匠户,而司马门阙台、四组廊房、庑殿门旁边供仆役居住的偏殿下房,仍然都有霖雨坍散痕迹。

庭院两侧的围墙塌倒更甚,碎砖散石满地,多处墙垣只剩包砖内的夯土,或者干脆塌出大缺口,已经起不到什么防护作用,一眼能望见墙外的峡谷深沟。

院内院外堆着不少石条砖垛、木头绳索,但不见人干活。姬陵令向雍王解释谢罪,说是本来一直在修补房屋院墙,但因雨下不停,做工运粮担水都太困难。他打算等入秋雨季过去之后,再征集一批役夫上山集中修葺,冬天上冻之前一定修完。

徐头他们又有活要干啦——阿浪怜悯默想。至于他自己,他应该在此地待不到秋天……哈,他先想法脱了眼前这一劫再说别的吧。

忍着浑身疼痛爬山半日,他脑袋已清醒多了,也忆起昨夜的事,知道自己是挖坑挖到半截遭了雷劈。罪有应得,他承认。以及……人都说真龙天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难道太宗皇帝真这么厉害?

他从前是不信的,但肩膀身上一长溜地方仍然火烧火燎地疼,时刻提醒他昭陵这地方的确邪门——不不,该说“灵气集聚英魂众多”,弄不好得罪了谁就要倒霉。心下凛凛的,他看着眼前的旧殿乱石,生起前所未有的敬畏感。

那中年胖子狄公在问姬温“北司马院里平时住多少人”,答“连守卫带洒扫侍人十来个。”一众人都惊讶居然这么少,姬陵令叹着气解释“因为山上没水啊……”

粮食柴炭能积储得住,还好些,山上没水源,也没法打井——就算能打,也严禁穿凿陵寝泄了龙气——居留人员用水只能从山下一担担挑上来。他们能看到两边廊外各有十几只储水大瓮。

峰顶南面的寝宫献殿,是主要祭献地,人手不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